这本书,主要是利用传统文化,把古往今来的前人四柱算出来。

为啥要算?只为印证一下历代占卜术的神奇。

有了例子便能很好解释古代的占卜术四柱的准确性。

中国古代有个专门的国家机构叫钦天监。

里面的高手全是象科举一样进行严格选拔出来的。

当然名字历朝历代不同。

夏叫清台,商叫神台,周叫灵台,明清才叫钦天监。

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传承耗尽了很多先辈的知慧。

如果后人全给扔进垃圾桶,这是一种罪过!

这些例子,罪人也好,功臣也罢,在学术上没有功勋族的荣光,有的是对错。

象现在这样,把先人璀灿的一生用四柱重算出来,再从历史上查找核实来验证真伪。

这对四柱的发展很重要。

而且,这样的书本人还没发现过。

至于古人出生时辰,很多人流传有不同的版本。

那么如何去判断四柱给出出生时辰的对错?

当然,四柱的真假是很好区别的!

比如时辰不对,同一个人便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出生时辰,如何找出正确的版本?

常用的办法,从历史上查找这个前人的印记。

比如父母,可以从年柱上查找,比如兄弟姐妹,可以从时柱和日柱等判断。

用这种倒推法,把所有的问题都逐一解决,尽量纠正留下正版!

象本人这样把一个先人的命从出生到身死道消,逐一测算出来,很费精力滴!

希望大家珍惜!

为啥要这么做?

因为占卜作为一种文化,由正统的国家机构传承了上下五千年。

现在这种文化在慢慢消亡,连我儿子都不想继承。

要想把伏羲、文王、孔子这三圣留下的精髓很好地延续下去,只有化繁为简。

让世人更好地吸纳接收,最后成为人类共同财富。

当然,中国的文化先得在国内发扬光大。

但这太艰巨了,有很多规矩在制约和束缚!

我儿子便会断章取义,批为异类!

有缺点可以改进,但完全否定,会让一种文化消亡。

中医和算命在很高的层次上是统一滴。

因为五行生克之理,便是从《周易》中推而广之。

拿着个四柱,人的一生会患什么病,一目了然。

所有的病不外乎五行的盛衰,克制严重的肯定便有病了!

大运流年的助推,轻松就能判定是什么病。

比如木受克制,有可能是肝有病,也有可能目不能视!

水被克制,则肾会出现故障,功能受到影响。

人天生五行均衡的太少了,自然离不开病殃。

有些亲可能会怀凝。

能不能低调点,老是为没落文化吹牛,现在都什么时代了?

嗯!专家的话咋一听有道理!

就象小电驴,安装了个后视镜,抓住了便得罚款一样!

写这本书,收费的目的是为了自已方便!

不然到处复制,出书时查重会出现麻烦。

其次本人希望喜欢四柱的亲能拿着砖头拼命砸。

砸伤了咋办?

放心,本人日柱是丙火。

本是天火,比如太阳,又生于午月,还有寅木为根。

也就是通天大树作为燃料,绝不会轻松砸伤滴!

这么强的日柱,就是用原子弹轰,也没个屁事。

没看到当年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天上的太阳晃都没晃过,地球裂了,太阳还在看热闹!

为什么希望亲们撸起袖子拼命砸砖头呢?

真金是需要火来炼制的。

没有敲打,出现低级错误都无法挖掘出来,岂不是亏大了?

要集大家智慧办大事,历史是大家共同创造滴!

本人也想站在一边做个打酱油的角色,把大家砸的砖头整理下,便成了智慧了。

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事都是鞭长莫及滴!

能和亲们共同努力,为免遭秦火的传承添砖加瓦!

大家一起快乐着!

还有件事,也就是算命为啥不注明破解之法?

这牵系到道德问题。

咱们利用四柱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

如果为了破解,而搞得家庭四分五裂,仰或用小手段损害社会公德,不太好叭?

假如,这里只说假如,今生的劫数,只是你生前自已提前制定的,目标是回报前生的业力。

那么,破解了,相当于有违命主的本意!

这和欠债不还有啥区别?

破解之法不是还有符箓,为啥一定要利用五行生克呢?

符箓比较复杂,不能乱用,除非你德行高洁,才能请得动正主。

就聊到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间万物,皆为浮尘,览乾元之兆域兮,本人物乎上世;纷混沌而未分,与兽禽乎无别,上古相传创世神盘古始祖辟开天地,阳清...
    伯涯阅读 655评论 2 1
  • 难以忘却的记忆 追忆恩师焦玄先生 在历史长河中,茫茫人世...
    文以载道_阅读 928评论 0 1
  • “天然文化”讲道堂: 赐外孙名序 紫气东来,天开洪泰! 2020年...
    554ffaa1b339阅读 268评论 0 0
  • 命局与岁运的关系是:命局是一个人一生的运势,而岁运则是每年的运势。命局是一个人一生的运势,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易水先生阅读 172评论 0 0
  • 刚开始接触《易经》应该是四年前的事情了,已经完全忘记是自己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易经》,可能是因为工作的...
    小松说阅读 5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