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无事,拿起《万历十五年》翻开几页,打发时间。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很多人都向我推荐过,我也早就将它下载到电子书里,但直至今天才拿起来看。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中正平和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万历十五年期间的各个人物。以时间线为轴,将人物经历的小故事一件件串联起来,逐渐丰满起他们的形象,使得他们的性格喜好生动跃现纸上。
看书之前,我对张居正并无一丝了解,也是在看了书之后,才去搜集他的相关事迹。张居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能人,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明朝首辅,中国六大政治家; 他起于毫微,却力挽国家狂澜,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迟暮的明王朝重唤生机。
张居正入阁学习时,正值内阁夏言、严嵩争位激烈,朝堂混乱,边防废弛的时期。他熟读经邦济世、钻研朝章国故,厚积薄发;他曾因病休假三年,体查民情,了解民意,这些都影响了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为他今后的安邦济世打下基础。
当时先帝驾崩,新帝年幼,国运无力可支,张居正入翰林居首辅,正是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好时机。他巩固国防、整顿吏治、改善财政、改革税赋,一项项的政策都彰显出张居正的目光是远大的,策略是明智的。
我常常想,这样的人物,不说名流千古,至少也要死得安详体面,荫及子嗣。张居正的身后事却可怜可叹。就在张居正死后半年时间,万历皇帝就开始着手调查张居正的案子,并做出清算抄家流放的决定。
那张居正到底是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让皇帝在他死后,也要剥夺他的过往功勋,细数他的罪过。要知道在古代,身后事一直被看得比身前事还重。就像秦桧夫妻在死后被人做了石像长跪岳王庙内800年,就是世人为惩戒他们,用身后事来羞辱他们。儒家文化里也一直有人死为大的思想,再大的罪过,再多的不是,也抵不过对生命的敬畏。
张居正的致命伤就在于他奢侈淫逸,把弄朝政,这是每一个权臣都逃脱不了的毛病。但在张居正身上,就像是白布上的黑点,尤其显眼。特别是在政治运作之后,张居正的罪行被越滚越大,情况越演越烈。年轻的万历皇帝在诸多的罪证中,终于痛下惩戒。
我常想,时人喜用清官这个词来形容好官,但,清官真的就等价于好官吗?以有名的清官海瑞为例,从廉政角度出发,海瑞值得人钦佩,但从他的行政能力出发,他能力一般,做人做官都很失败,而且为人迂腐。海瑞杀女的故事,尽管难以考证,但他的迂腐顽固可见一斑。他孤高自傲,无官僚好友,无行政手段,上不通下不行,又能为百姓做多少事?这样的官,真是我们需要的好官吗?
而张居正虽然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目光远大,判断精准,终其一身都在为明王朝的富国强兵奋斗,但由于自己持身不正,终让人诟病不已,并招来身后祸事。
因此,所谓好官,应是一个具备远见卓识、执行力强,严于律已的人,最完美的结合就是张居正和海瑞的结合。张居正的事俱往矣,但愿后人能记住他并吸取他的人生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