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培养成自私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恰恰相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有权得到什么,是拥有自信和满足感的先决条件。——【德】吉塔•雅各布 《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自信乐观的孩子背后必然有满足孩子合理需求的父母。他们懂得在有原则和边界感的前提下让孩子有权利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乐趣。
就像孩子的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小秘密一样:一个锁满贴纸的小盒子,一个偷藏零食的储物桶,一本写满文字的日记……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是雀跃而不安的,担心秘密会被发现,却又有自我意识在萌芽,他用这些来宣誓自己的主权并加以保护,同时,也期待着父母会尊重他们的行为。
孩子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对相互尊重的心理关系的渴求,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表示尊重,不能抱着没所谓的“你是小屁孩你懂啥”的想法随便窥探孩子的隐私。尊重并维护好孩子的隐私,不让孩子变得敏感而脆弱,才会帮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这一点上,身为幼儿园教师的乐乐妈妈就做得很好。
乐乐怕爸爸妈妈拿走他的压岁钱,就剪开了玩具熊的肚子,将压岁钱藏到了里面。当妈妈发现破损的玩具熊时,乐乐吓坏了,以为妈妈会批评他。
没想到,妈妈温柔地问他:“玩具熊是生病了吗?为什么肚子破了呢?”乐乐说:“没有。是不小心弄破了。”妈妈没有继续追问,拿来针线想和乐乐一起将玩具熊的肚子缝补上。乐乐非常难为情,觉得自己欺骗了妈妈,就向妈妈坦诚了一切。
妈妈摸着他的头说:“傻孩子,如果你不乱花,压岁钱当然可以自己找地方存放,数额大时妈妈再帮你打理。”乐乐开心极了,他觉得自己“被看见”、“被尊重”,这下再也不用担心了,当然,妈妈这么相信他他是一分都不会乱花的。
父母满足孩子这种被尊重的需求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充盈的内心,在孩子的人生路上点燃爱、幸福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