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需要充分暴露

单位的建筑群,不知不觉距竣工已经有十年了。

现今的建筑仿佛一出生就是个残次品,需要连绵不绝地修缮。

仿佛维修成本远小于偷工减料的成本。

老领导在任时,食堂暖沟内集聚了一汪水,苦于找不到原因,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黄金法则,安然等到了退休。

前段偶然遇到物业部门的负责人,曰:食堂暖气管锈蚀严重,漏水很厉害,暖沟里的水抽了半天才抽干净!

我听后默然,笑着说,也到年限了,该坏了!


随后结合了一下周边建筑的情况,成因大概是:

进楼的暖气管是直埋的,没有专门的管沟,与楼体的连接处也是刚性连接,也没有做套管。直埋的暖气管压在回填土上,外部环境水多了,沉降就会明显,沉降量大了,管道就直接裂开了,之后就形成恶性循环,直到水太大了,被肉眼发现。


矛盾起于微末,暴露时却是惊天动地,或曰,水这么大,楼下是不是得冲空了?楼体结构不得有问题了?


或者说,图纸及施工做法成型的那一刻,这个矛盾的种子就埋下了,在静等岁月的发酵,灌溉。

或者说,当我们观察事物的深度足够,则能较早地发现萌芽状态的矛盾。

或者说,我们可以以此来达到”危难之际显身手”的效果。

或者说,我们只是吃瓜的芸芸众生,发了大水了,负责惊呼,负责议论纷纷,继而领导高度重视,继而大张旗鼓地修缮。

如今世道,

解决小问题,劳而无功。

解决大问题,我辈楷模。

扁鹊名震四海,其大哥二哥默默无闻。


成功之道,当是看清事物本质,坐观其变,待时而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