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背后的权力算计

要开始讲资治通鉴了,自然绕不开主编司马光这个人,在世人的眼中,司马光一直是敦厚长者的历史形象,然而却写出了权谋巨著《资治通鉴》,一个敦厚长者是如何写出权谋百科的?令人啧啧称奇。


    历史的迷雾难以完全拨开,我们却可以在迷雾中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司马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司马光幼时便已名满天下,这一切要归功于大家小时候便已熟知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充分的体现了小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但我认为这个事件其实是司马家的自我炒作。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使小司马光闻名满天下,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宋史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件疑点重重,首先是司马光少年老成,7岁就能讲清楚左传里的思想,要知道左传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权谋故事,放在现在很多成年人都读不懂,一个7岁的娃娃就能了然于心,很难让人相信小司马光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因此他有自导自演炒作自己的能力。


    第二是区区一个砸缸事件并不能体现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才能,只能说这孩子比平常孩子更机智一些,却能传的名动九州,甚至汴京和洛阳当时还有人画图相传。要知道就算是现在社会,互联网如此的发达,一个神童光靠自然传播,也无法传遍天下人人皆知,现在的网红如此高频率的曝光率又有几个人能让人记住?司马光砸缸事件背后很难说没有专业团队在长期炒作,帮助司马光获取声望。背后的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司马光的爸爸司马池,司马家屡世官宦,有这个公关能力。


    第三就是司马光一生都自称是西晋安平王司马孚的后代,也就是司马懿家族的后代。可是他却拿不出家谱或者任何有说服力的东西来证明,无法证明就胡乱认祖宗,这足以说明司马光一直都有沽名钓誉的癖好。如假包换的大明皇族后裔朱总理,何时靠过祖宗往自己脸上贴金?因此,司马光有导演这场闹剧的动机。


    动机有了,实力也有了,可历史的迷雾太浓,时至今日,没有谁能够找出司马光和他爸爸导演了这个事件的证据,千百年后我们只能分析这件事的可操作性。


      然而由于砸缸这件事带来的神童光环,司马光获得了当朝枢密使寇准的举荐,娶到了尚书张存的女儿,从此由低级官僚一跃成为中央高级官僚,最终成为北宋四朝元老,追封太师,谥号文正,光是文正这个谥号,就可以掂量出司马光这一生的成就。


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名人:


魏征、范仲淹、耶律楚材、李东阳、方孝孺、曾国藩等等。


    历史就是这样,开启脑洞,从不同的角度看看,也许可以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就是读历史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沉寂了900多年的司马光怎么也没想到,21世纪的今天,他居然上了回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厦门一网友的小区出现了“司...
    李砍柴阅读 35,947评论 76 1,099
  • 有关司马光砸缸的事件,终于立案,一来因为来历不明的石头,二来因为王地主落井下石,让司马光赔他的宝缸以及打破宝宝缸后...
    吴国根据地阅读 573评论 0 3
  • 先用2b铅笔打底,把轮廓画出来 用红色和肉色给女孩子上色,男孩子的衣服用银色和浅暖灰上颜色,裤子用黑色,阴影部分加...
    水果妹社群运营阅读 2,951评论 0 3
  • 说什么不在乎,即使他有心仪的小姐姐也会拼了命去帮他争取。调侃没下线,竭尽全力掩埋喜欢他的事实。然而他一句周六休...
    吴艾勰阅读 82评论 0 0
  • 办公室里四个女人,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就是台大戏。我们三个小妈妈爱聊天,H 姐比我们大一点,她最擅于总结。...
    晓刀阅读 32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