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胡鲁蓉是二十几年前。那时她是《金华县报》大堰河副刊的编辑。我有时也会向她投稿。有一次她到金华监狱采访,我才第一次看到她。在我想象中,她应该个子高高的,有些高冷的。见了面,才知道她个子不高,头发很浓密,是一个可爱爱笑随和的女孩。
与她聊天,她也很直爽。说起她的故事。我们才知道她的爸爸曾教过我们地理。她高中毕业落榜后,先是在药店工作。后来,她招工考试考到《金华科普报》。也是《金华县报》的前身。鲁蓉一开始做打杂的工作,糊糊信封,寄寄稿费等等。她不甘于这种简单烦琐的工作,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也写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后来终于升级成了《金华县报》的编辑。
后来,在鲁蓉的关心帮助下,我在县报发表了两篇文章。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两个人变成了朋友。我很佩服她的自信。她跟我说:"我有一次投稿给《金华晚报》,谁知她们不发。我还不稀罕呢,发到《钱江晚报》,结果他们给我刊登了。"我在心里嘀咕,她真牛啊!
后来她又在《公安周报》当记者,接触不少人,写了很多人物系列。她说,虽然在报社工作压力大,从来没为写文章发愁过。她年纪轻轻就写了很多各种题材的作品。至少几十万字,真的很勤奋。不少文章都在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我至今还记得她发表在《婺江文艺》的一篇小说,写得挺精采。她说:“我从来没觉得写文章累,往往一下笔,就哗哗写下去,写得入神的时候,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
她后来在婺城新闻中心工作了多年。最后转行当了幼儿老师。因为当老师也是鲁蓉的梦想,工作相对轻松,还可以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
我们有缘住在同一个小区,虽然不是经常碰到,有时遇见会有说不完的话。她写作思路宽广,才华横溢,文笔优美,自成风格。比我小四岁的她,不仅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