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每想起鲁迅《秋夜》中的这段文字,总是让我充满希望。而在今年这样的日子里,尤其如此。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也许,鲁迅只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秋夜才将后园及夜空描写得如此细致,夜半吃吃的笑声,小粉红花和枣树的梦也就像我的梦一样。
鲁迅的作品读过多遍,每次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
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赤练蛇的故事。何止是让少年觉得做人之险,我现在只要想起来都还觉得后背凉飕飕的。但这就像是看恐怖片,明明心里一直在打鼓,却忍不住不看。
“人都到哪里去了?”当先生在书房里大叫起来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他热爱自然,好奇生命,勤奋学习又适时游戏。他不是一般作品中的天资聪慧或者天性调皮的神童,他与大家一样,是个平常人。让我觉得我与文学大家的距离也在常人之间。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羡慕无穷乐趣的百草园,我更在先生“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中乐不可支。
这两年,读书颇多。因为喜欢一篇文章读完了整本书,因为喜欢一本书又把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也一并买来欣赏,实在是一件乐事。读得最多的还是近、现代及当代作品。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课本里选录了鲁迅的很多文章,有辛辣的杂文,有清新如饴的散文,也有入木三分的小说。但很多人并不喜欢鲁迅的文章。
读书的时候我没有太多感受,只是作为一个听话的学生认真读书,该读的读,该背的背,仅仅只是功课而已。中学生活,在匆匆忙忙的功课中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草草结束了,就像猪八戒囫囵吞枣,没有尝出人生果的味道一样。
当我的人生有了一些积淀,有了可以坐下来静心读书的心态,就越发觉得鲁迅文章好了。
不引经据典,不需要去寻找出处;没有繁复的生僻字影响文意解读;没有华丽的辞藻,为描写而描写;没有故作高深的炫技,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文字,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人物当时的情境,绝不为拉长篇幅多一句废话。多一句嫌多,少一句不足,一切都刚刚好。
他的文字,朴素却充满力量,就像他根根钢丝般直立的头发一样精神抖擞,充满斗志。他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字字千钧,写在纸上,也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上。
小说人物的现实苦楚与悲哀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
就如同“狂人”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很多作家笔下的人物的惊惶和绝望是作者说她(或他)很惊惶,很绝望。我们也就这样读下去。鲁迅的《祝福》,让我感到一种真的惶恐。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祥林嫂的灵魂叩问令人震颤,令人胆战心惊。她从最初的抗争,到沉默,到绝望以至于自尽以寻求解脱,她的悲剧是社会,是礼教,更是周围的每一个人逼迫的结果。
听了柳妈的建议后,祥林嫂去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做自己的替身。当她神气舒畅地回来后,眼光也变得分外有神了。祥林嫂在又一年的冬至祭祖时节,做得更出力了。当她满怀着赎罪后的轻松,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的时候,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彻底扑灭了她心底的最后一丝希望。祥林嫂脸色变作灰黑,失神了。
如果那时我身在祥林嫂的周围,或者祥林嫂活在今天,我未必就不是那一个个麻木不仁、冷漠无情、以他人悲伤作为谈资的看客中的一个。《祝福》我读过多次,在四叔、四婶、柳妈和鲁镇的人们中我仿佛看见了自己。
在阿Q去往法场游街示众的路上,“”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而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的跟他走。“”我很害怕这里面会有我的一双眼睛。
很多人记住了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阿Q、闰土、祥林嫂,甚而还有“细脚伶仃的圆规”,我也一样。但有一篇文章,也许在鲁迅作品中,不那么知名,却特别让我念念不忘。
“然而我终于跨上那走熟的屋角的扶梯去了,由此径到小楼上。上面也依然是五张小板桌;独有原是木棂的后窗却换嵌了玻璃。”
当“我”在酒楼上,一个人喝酒,一个人吃着油豆腐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所在不是故乡,而故乡我亦只是客的略些哀愁。
“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
这种中年的孤独,不需要找人排遣,不需要放肆发泄,需要的只是这样静静的一个人呆着,也许就很好。
“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堂倌送上帐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账。
中年失意的同窗好友兼旧日同事,为了生计兜兜转转,如此苟且。不是不想继续当年的豪迈与激情,是生活的重负磨去了年轻时的棱角。
所谓中年油腻,不过是经历了一些世事,浮阅了些许面孔,不再追求个性张扬,不再锋芒毕露,看似韬光养晦,实则是已经失去了斗志与激情。我们是中年油腻,鲁迅笔下就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无奈又无力的中年。
鲁迅的小说里不讲大道理,没有说教,但又确确实实无处不在。
看似不事雕琢,实则大道至简,如同少林寺的扫地僧,功夫已入化境,却让人浑然不觉。这才是至高境界。
是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利刃般戳得让人生疼,甚至惊慌失措,像一个炸弹,炸死了一片池鱼,惊醒了一个沉睡的世界。
每一篇小说中的我,都像是鲁迅自己,亲身经历;每一个社会中的小人物,都让人感同身受;每一个小我,无不是一个现实中的自己。也许不是小说中的主角,但一定隐匿其间。
每个人对于文章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对自己的支撑和慰藉,找到了对自己的鞭挞和激励。
鲁迅的文字,至今适用。
读书使我快乐,读鲁迅让我自省。希望在灵魂的叩问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