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哈尔滨-巴洛克风情街

      哈尔滨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位于道外区中部核心区,是哈尔滨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哈尔滨近代发展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总用地面积50.27公顷。采用“修旧如旧”方式,使整个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可以完整保留,可以说它是富有中华特色的具有欧洲风情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参团去海参崴,晚上火车睡一觉到绥芬河,白天就赠送了哈市一日游,导游通知到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车。刚下北京-哈尔滨的火车,打车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早上的哈市真是冷啊,可是再冷也抵挡不住要拍张照片的念头啊。赶紧漏个脸拍张照。拍完得赶紧把自己裹起来。手拍照的分分钟就冻僵了,后悔没在车站贴暖宝宝。幸好广场上有人虽不多但都在拍照。帮人拍几张也请人帮自己拍几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到哈市,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还不错,街景都美美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导游把我们带到了第一站-冰雪嘉年华,原以为就是冰雪大世界呢。差别可大了,这里主要是玩雪的地方。车上大部分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不多,我保暖做得不够,也怕雪上运动受伤,而且玩2小时就330也觉得挺贵的,最后就跟车上待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冰雪嘉年华附近尽然没有厕所,只能跑到旁边的公园去上厕所。公园厕所还真是不错,全封闭的,有暖气,自动感应开关灯、自动感应充厕所、还有人脸识别给厕纸(这技术在鸟巢附近的厕所也有)。厕所出来看到一栋很特别的建筑就慢跑过去逛了逛。才知道原来这儿是哈尔滨音乐公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园旁的公交车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冰雪嘉年华里面的游玩项目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导游带我们到的第二个地方-俄罗斯风情小镇。结果是车观,重点是把我们带到了小镇附近的购物点。吃完午饭后,我打车自己回市区闲逛吧。因为午饭后去自费项目东北虎园。这赠送的一日游看样子不适合我啊。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我还是蛮想多看看、逛逛这个城市。还好能打到车。打了35元到中央大街附近。本来是准备到中央大街的,但被一路上的松花江景迷住了,就找了个能寄存箱子的地方下车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寄存行李出来就沿着松花江的方向的斯大林公园走,这个建筑很特别就拍照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边的雕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滨州线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即原东清铁路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州线2.783公里处。同时也是哈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

    松花江大桥历史沿革

      1896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攫取了在我国修筑东清铁路的权利。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修筑松花江公路大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建国后,经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批准,从1962年11月21日,开始对该桥进行全面大修。将原裂纹钢钎桥梁全部换成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八空平弦穿式钢桁梁;同时在桥的两侧增设了宽1.2米,并装有行人扶栏的副桥,为两岸过往行人,特别是每年开、封江季节创造了过江的方便。1964年5月20日,大修工程完工,使过桥车速恢复到原设计水平(时速50公里),双牵引机车过桥也通行无阻。

大桥设计特点

        桥是石墩钢筋结构。全长1027.15米,宽7.2米,共有19孔。桥面铺设单轨铁道。由于桥梁钢质不良,1941年,桥梁普遍出现裂痕。为此,当时的铁路管理部门决定:限制双机牵引机车过桥,并将过桥车限制在每小时30公里以内。1928年虽进行过修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哈尔滨少年宫

      白天拍照只是觉得特别,后来傍晚听当地人说是百年建筑,才特意百度了一下。

        矗立在红博广场东南侧的一栋奶黄色欧式建筑历史上称呼为—荷花艺术学校。大楼建于1921年,设计者为尤•彼•日丹诺夫。整座建筑遵循横向五段竖向三层带顶间的严谨结构,以古典柱式为建筑主题,典型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有着法国蒙沙式坡顶,但镂空女儿墙及砌块式墙体的凝重感,也在部分体现着俄罗斯建筑的影子。半圆形券、马蹄窗、厚重墙、圆形穹顶、水平向的厚檐,给人一种统一和条理性,追求理性的稳定感。解放后这里成为哈尔滨少年宫。

      免费开放,梅耶洛维奇大楼位于东大直街,大楼最初的主人是犹太人鲍利斯.达尼洛维奇.梅耶洛维奇,他是犹太畜牧业主,此人在中央大街开过牛肉店,很出名的,这座大楼曾经被称为梅耶洛维奇大楼,是犹太人活动旧址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特别建筑是餐厅,旁边的厕所也很别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火车餐厅,可惜没机会去吃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江边的冰雕,晶莹剔透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这个路口拐上去就可以到目地地巴洛克风情街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建筑来看,就知道我已经到了巴洛克风情街角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建筑很特别,仿佛穿越置身到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无法言语表达,自己看图体会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条街上好多好吃的,可以这里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打车的时候,司机大哥还特意提醒我可以这里听书,路过的时候有听到声音传出来了,不过貌似时间不够,还得赶回去取箱子、取票、坐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华灯初上,还不错,邂逅了一个美美的落日……

东北的落日真是够圆够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现没有,早晚都是全副武装出门啊,拍几张照片手就完全没知觉了。当地人看我的样子就说一定要穿棉裤啊,赶紧到公园买了个膝盖套套上,还好鞋子能塞进双棉垫手套也换了双更暖的。稍微比之前暖和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问了下公园的工作人员,松花江大桥晚上有灯光,特意在这里小跑了一段时间,直到看到美丽的大桥夜景。也是这时候才知哈尔滨少年宫是百年建筑。赶紧拍照留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松花江面上好多冰雪项目可以玩,我就看看,拍张照片就好了。我得赶紧打车去火车站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防洪纪念塔,是指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哈尔滨市道里区江岸,中央大街终点广场。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获中国建筑业最高荣誉奖[1]。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 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巴洛克”是一种欧洲艺术风格,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意大利语(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它是16世纪的古典主义者对16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在意大利的,背离了文艺复兴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巴洛克风格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风格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风格特点

一是豪华。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艺术,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具有综合性,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六是浓重的宗教色彩;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

八优雅与浪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