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永澄50天-31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遵循这条规则写文章,让他人对你的好感翻倍》,体会如下:
- 今天的文章令我非常受益,再一次深刻体会了之前老大讲过的“WORD=内容+格式”的内涵,原来WORD是包含“所见即所得”的,并且,决定用Markdown来写文章-根据老大的推荐,我已安装了Ulysses和MarkEditor,感谢老大!
- 我到网上找了一下政府公文写作规范,以前真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次一下找到了知识源头,哈哈;
- 老大提的问题:
“你有没有在哪个细节点上会对自己特别高标准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惊喜?如果有,请讲讲这个标准是什么吧。如果没有,接下来,你准备将哪件事情的标准提起来,并且像我一样写下来呢?”
- (1)我在工作中,对重要的EXCEL文档的格式要求特别高,是否有意外惊喜我倒不确定,但至少自己和别人看了会比较舒服;
- (2)接下来,我会按文中的方法,开始用Markdown来写作,并遵循老大的那些宝贵建议,还要从浅及深的掌握Markdown语法,这些将成为我今后写作的标准; 我已经安装了两款Markdown编辑器了,行动已经产生;
感谢老大!
尹国岩
2017-8-11
说明:此文是我有Markdown模式写的第一篇文章,还不太会用,毕竟起步了,哈哈
#观察永澄50天-32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体会如下:
今天的文章比较烧脑,读了第一遍一点感觉没有,读了三遍也只是基本理解;
-
核心: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四步:理解、判断、决策、改变;而其中的【理解】和【判断】又可借助【三层系统】来写成,以下为三层系统:
老大提的问题:
“请使用三层系统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着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如果依然解决不了的话,那给出你要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
今年以来,我一直忙于各个网课的学习,而耽误了对4岁儿子的教育、陪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甚至有时我想放弃学习,全部时间都用来陪儿子。根据三层系统模型,我自己的成长学习与对儿子的陪伴和教育单独看,各自都是正确的,但是,在时间上貌似又是冲突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到了[家族成长]这一概念(我独创),即把我和儿子作为一个家族整体考虑,以能使整体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的方案为最终解决方案,所以,现在要先继续我的自我学习、成长之路,待我的心智、眼界提升了,再指导儿子,效果自然更好。
因为儿子不光需要陪伴和教育,而且需要高质量的陪伴和教育,网上有句话[家长的素质就是孩子的起跑线],我相信,孩子的素质与父母的素质之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那么,时间冲突怎么解决呢?我每天晚上拿出一个小时,陪伴儿子共同学习英语、读绘本,其他的时间用于自己学习。
尹国岩
2017-8-12
这是我用MARKDOWN写的第二篇文章,好不适应,希望快点顺过劲来
#观察永澄50天-33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体会如下:
- 今天的文章对 启发感进行了深度解析和批判 : 启发感会让人的理解力因不需投入思考而退化,只用将 启发感变成开动,所学知识才有价值;
- 启发感是我从【得到】专栏最初最强的感受,只是当时很享受这种感受,现在才只知道原来纯粹的启发感其实是个被人设计好的陷阱,它如同糖水,只是味道很甜其实没有营养;
- 老大提的问题:
“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让你审视自己,你是否出现过高估自己能力的情况?是否因为高估能力而导致出现问题,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你怎么避免启发感带来的陷阱?在这次的《跃迁》共读活动中,你准备将自己的行为做出哪些调整?”
今天的文章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自我学习、成长的观点,之前,我对自己能力确实有所高估,但跟老大学习以来,才发现自己的基础很薄弱,而要学的东西太多,要看的书也太多,又买了一些书,却没来得及看。而且,自己之前很热衷报班学习,有时甚至同一时间报了2-4个班的情况,结果只能顾及一个,其他的钱基本白花了。所以,我很认可老大【少报学习班】的观点,即使报,也只能在一个时间段内报一个班。根据这些天的实际产出效率,我之前的《跃迁》共读目标很难按期达成,考虑延期完成。
尹国岩
2017-8-12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4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战略问题?》,体会如下:
- 以整体战略的视角,利用分形原理来确定工作、学习的着力点,做重要的、高价值的事;具体方法如下:
• 分形用在整体战略视角上,让你可以避免陷入在小分形;
• 如果系统没有给自己带来非线性收益,很有可能陷入在小分形里了;
• 如果无法判断是否在小分形中,那就通过任务的不重叠性来判断。
- 老大提的问题: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这件事是什么呢?
我以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刚开始做审计时,职位是审计助理,做的都是一些审计项目经理分派的局部审计底稿,虽然付出的时间并不比审计项目经理少多少,但都是一些局部的细节工作,重复来重复去,基本是差不多的难度,现在看来,这些就是小分形的工作;而后来,我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后,开始以审计项目经理的身份独立负责审计项目,虽然开始负责的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小项目,但是,由于对项目整体负责,增加了审计计划、底稿复核等之前不需要的工作,自己的整体审计水平迅速提高,现在看来,这就是更高层次之上的大分形的工作。
如果让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整体视角的规划,你会思考哪些事情?
我会思考如下内容:
- 梳理自己目前的各项技能,找出优势技能;
- 找到自己可能成为头部的细分领域,结合现有优势,在这个细分头部耐心打磨自己的技能,成为头部,建立护城河;
- 根据幂律分布,将自己80%时间用来学习20%的重要、底层逻辑知识,不报或少报学习班;
- 将自己与网络大节点互联,为别人赋能,同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连接数量;
- 以输出倒逼输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作品声音,创立个人品牌。
尹国岩
2017-8-13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5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不带金箍,无法救你,带上金箍,如何爱你》,体会如下:
- 当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升之后,再回过头来看10年前的电影,会有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如同我相信<红楼梦>可以读一辈子,隔几年读一遍,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 老大提的问题:
“在你眼中,永澄是个什么样的人?“
虽未谋面,但已与老大有过一些交流,特别是有一次老大对我的重大选择提出了重要且中肯的建议,很是感激,而之后,我又跟老大从<目标达成术>到<思考,快与慢>共读,再到<跃迁>共读,一路走来,学到了许多套路,见识了老大部分的思维方式、工作风格,以下是我心目中老大的形象:
- 有思想,高度理性;
- 做事认真、严谨;
- 勤奋;
- 爱读书、会读书;
- 善于学习;
- 有成长型心智;
- 善于总结,并能形成自己的套路和体系;
- 乐于助人,乐于分享, [老妈子] 是老大性格一方面的真实写照;
- 一个有高度自控力,自我驱动型的人;
- 一个可以深交、一辈子做朋友的人
尹国岩
2017-8-14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6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体会如下:
- 认可老大做出的重大方向调整,将 知识管理转换为 能力管理,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 老大得出这一结论的思路是:问 知识管理的目的什么,从目的出发,原来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又是 能力管理的一种目标,只有能力才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于是得出结论:知识管理和能力管理的关系是——能力管理是目的、知识管理是手段;
- 古典老师说,能力 = 知识 + 技能 + 才干,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知识是死的,能力是活的,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满脑子的专业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却没有思路,这就是能力问题,没有将头脑中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只有能力才是生产力,知识不是;
- 老大提的问题: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发现它不仅不对,还挡住了你的发展?当你突破之后带来了一段巨大的成长和提升?有的话,讲给我听听吧。”
讲一下我当年考注册会计师(CPA)不太光荣的往事吧。
1998年刚毕业那年(暴露我年龄了),我就立志报考CPA,而且听了我校牛人老师的培训,心里产生了一种想法:都说CPA考试难,我就不信它到底能有多难,老子就是专门学会计的,肯定能考过,结果呢,现实的考试结果一次一次地打脸,连考4年一门没过,而且,中间我一直抱着前面这种自视甚高的心态进行复习,导致自己每次都是用学校里应付期末考试的套路---考前一两个月才开始看书,连书都没看透,更没有做多少高质量的练习题便参加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每回分数基本在30-40之间(根据正态分布,这个区间是人数分布最多的区间)。但只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每次不过,我都会鼓励自己,就当更新知识了,导致我拿下CPA的决心和信心并未受到打击。第4次没过时(2001年),我才意识到,我原来在大学所养成的应付期末考试的突击学习法根本无法适应只有10%通过率的CPA考试,这种考试需要对知识的 会和熟,即首先要掌握教材知识,要求是吃透,而后还要大量做题,而且是做难度接近考试标准但远超教材的练习题,达到熟练运用知识解题的水平,形成能力,能力=知识+刻意练习(那时,我还不知道何为 ‘刻意练习’)。痛苦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辞职开始专门学习、考试,结果又犯了一个自大的错误,以为学习时间多了,就一下子报了4门(总共考5门),虽然学习时间比工作时多了很多,但摊子铺得太大, 又报的学习班,光听课就花了不少时间,导致考前一个月时,做题时间不够了,战略性选择一门最难的<会计>,结果考了55分,离及格还差5分,这是历史最好成绩,虽然没过,但我发现我已掌握了学习方法, 会 已经没问题了,那么厚的教材,我一闭眼都能清楚记得哪个知识点在书左页还是右页,差的仅仅是做题量还不够,当时我相信,明年再多做些题,一定能过。于是到了第六个年头(2003年,中国闹非典的一年),我继续报名,听了张志凤等中华会计网校一代CPA培训名师的现场课并大量做题,课上,还得到了张志凤老师的鼓励,信心大增。果然,这一年会计和审计同时通过,证明我找到了学习的正确方法---把教材吃透+大量做题,之后两年,我拿下了余下的3门。
回顾我的CPA考试之路,很漫长,实在不太光荣,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讲给别人听,一般只有一次或两次通过5门考试的人才有资格跟别人讲自己的成功故事,今天分享给大家,自揭家丑,旨在说明我的心路历程,即我的考试经历,典型问题就是开始面对一项高度竞争的考试却自视甚高,不懂得也不愿意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而妄图通过考试,直到被现实的结果一次次地打脸(这个过程长达5年,好在我没放弃),才明白过来,突破了之前认知的误区,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并付出了必需的努力,然后3年内考过5门,拿到了中国会计专业领域最具含金量的执业证书,为我之后在审计、财务领域的发展奠定了高势能,之后的快速发展都与CPA资格有关。
尹国岩
2017-8-15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7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茫然的时候,要重建你的意义感》,体会如下:
- 此文谈及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问题,触及生命的根本,立题很深刻;
- 以我个人的经历,人就是被意义激活的,我就是从今年春节前后得知了李笑来老师365天无休,于是,我就开始不再有休息日,并开始每天早起学习的,从那时起,我感觉到生命时间的宝贵和稀缺,感觉到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时间又太少,于是连着报班学习,我被激活了;
- 老大提的问题:
“你认为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认为观察我的跃迁实验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跃迁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
(1) 人生的意义:
关于死亡,佛法讲的很清楚,我们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会随着个人的业力在六道轮回中流转,除非通过修行,跳出轮回。所以,死亡并非全然的从1到0,而是从一种1变成了另一种1,至于变得更好还是更差,就看个人所造之业了,所以,死亡并不可怕,关键是死亡之后去往何方;既然如此,我N年前就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自己的观点:生命是一次机会,一次让我们跳出六道轮回的机会; 人身难得,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完成生命能级的跃迁,方法就是按佛说的方法来修行、悟道。如果用维度的概念来理解,不再轮回的状态肯定是比六道轮回的状态更高的层次,虽然我现在无法具体了知;
(2) 观察跃迁实验的意义:
一、这是一个参加后续更高级活动的前置条件,或者说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二、通过每天的观察,我亲眼见证了一个知识创业者每天思考的重点问题,以及如何将所思所想高质量的表达出来,同时看到了老大的三观和部分的知识体系,并触发了我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通过观察,我对老大做人做事的方式有了近距离的感知,明白老大这个人不谈能力,单从人品方面,是可以一辈子交往的好哥们儿、好朋友
四、通过长期留言,对我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3) 跃迁的意义
我要过上更加富足、精彩的人生,让我的生命潜能最大化的释放出来,在未来看到一个更加牛逼的自己,所以,我要跃迁,这是一个达成目标的快车道,是一个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好方法,按书中方法做事、思考,积累能量,实现自己能力的跃迁,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跃迁,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尹国岩
2017-8-18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8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成为幕布布道师 》,体会如下:
- 很开心,老大成为[幕布布道师],为幕布代言,更期待老大的幕布使用方法论尽快推出;
- 老大提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借助一个平台实现自己势能的拉升,你会采用什么方法?你如何识别哪个平台有机会,可以去站位呢?如果你要通过幕布展现自己,你会怎么做呢?”
(1)如果我想要借助一个平台实现自己势能的拉升,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声音,为这个平台的宣传直到积极的作用;
(2)当一个平台刚刚兴起、还未被大众广泛知晓、使用的时候,还有进入并站位的机会;
(3)啥也别说了,我要参加老大的幕布使用方法论的联机写作,至于能否展现自己,我倒没什么期待,因为,幕布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好用但不完善的一个结构化工具,能够共同参与联机写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实践<跃迁>的联机写作方法,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
尹国岩
2017-8-18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9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为什么“做多”是一件高概率错误的事情? 》,体会如下:
- 老大文中提到的那个[很想成长的人]所面对的困局,那就是我面临的困局,真扎心啊,佩服!感谢老大给出的 [专注加开放的]破局之法:
专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岗位,在干中学,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做事情的方法总结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总结一下,要想[破越做越多,越多越焦虑]的困局,就要做到专注而又开放:专注解决做多的问题,开放保证了成果的质量,结果就是做少而得多。
- 老大提的问题:
“你有没有过无意识做多的情况,然后导致你越来越困扰,甚至崩溃的情况?那是一件什么事,如果你现在用专注和开放的策略来解决,你会怎么做呢?把故事讲来听听吧”。
(1)我也是老大文中描述的那个[很想成长的人],越学发现需要学的越多,于是买更多的课、更多的书,然后欠越多的账,然后越来越焦虑,信心也产生动摇。根据老大给出的[专注加开放的]破局之法:我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要眼下解决的核心问题上,将其他的课、书先放一边,不要同步推进两项学习任务,否则一个都收不到好效果,同时,将自己的所学分享给身边的人,以教为学,让外面的知识变成脑中的知识晶体,以供今后随时调用。
尹国岩
2017-8-18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0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接下来,就是要一起实践跃迁了! 》,体会如下:
- 领读是结束了,但我的各种共读任务还没完成,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好焦虑啊,怎么办,从最难、最重要的做起吧;
- 既然跃迁分为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那我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完成认知跃迁,即把书和领读的内容吃透,并转化成自己的作品,将知识内化,成为自己大脑中可随时调用的知识组块;
- 对我而言,坚持留言确实不易,但凭我对老大的了解,我相信这份坚持值得!
- 老大提的问题:
“如果你又想跟着他人跃迁式的发展,自己内心的小我又跳出来说,那都是大神做的事情,我做不到的。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处理?是维持第一反应、立刻让自己的小我得到满足,还是会怎么处理呢?”
我是这么看这人问题的:跃迁都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基础之上的,也应该跟自己的基础对比,而不应该跟别人(包括大神)去比较,对我而言,只要在我现有的能级水平上,能实现跃迁,我就很满足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尹国岩
2017-8-19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1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睡了40个小时的体验报告 》,体会如下:
今天见到此文,终于解了我对前一天日更仅见一图的疑惑。
关于老大这次发烧并影响上海的重要行程,我一方面替老大惋惜,一方面觉得肯定是老大的行动模式存在问题,否则不至于7天里两次高烧。
我很理解老大不能去上海的心情,不论是朋友之情,还是与大神联机交流,还是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增加粉丝,这些对老大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相信,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老大绝不会放弃。
但是,重要的是【但是】,对于一个重视健身的人而言,7天里两次高烧,具体是什么原因呢?从我一个局外人看,老大的认真和拼命我是大概知道的,我能想到的就是老大太拼了,以至于给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少,其实,长期睡眠不足对免疫力的杀伤是很大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凡事必有利弊,我想,通过这两次高烧,特别是上海未能成行,应该足以让老大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之前的工作模式是否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如果阶段性的工作有所突破,却经常要以身体状况频出为代价,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用老大的RSQC模型分析,当身体成本太大,应该将对产出质量或进度的要求降低到一个身体可以长期持续工作的水平,长期来看,收益将大于一会突飞猛进、一会身体罢工的发展模式。恳请老大找到更好的、可持续的工作模式,先把身体保护好,再考虑事业,套用多层系统原理,健康的身体这一层是事业有成这一层的基础层,如果感觉目前这个【拼命-身体出状况-休息-康复-再拼命-身体再出状况】这个负循环有问题时,该到身体这一层寻求解决问题,先把这一层的问题解决好,保证身体不经常罢工,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制定多高的目标,安排多重的工作量。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许未必简单,无论如何,恳请老大在身体健康这个问题上通过这次经历大彻大悟,拿出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从此步入一个正循环。
老大的问题:
你在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活动时,突然出现发烧的情况,在你还有能力坚持去做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呢?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为了最想要的你愿意付出什么?
如果有能力坚持,我当然会坚持去,原因前面说了,如果是我,我肯定一万个不想错过这次宝贵的机会,因为,这次机会很难得,可以预期,参加这次活动将获益良好,影响力跃迁一个量级也未可知。我最想要的是:当我的能力达到可以影响到更多人时,我想要的就是抓住一切重要的机会,让自己的影响力尽可能的传播出去,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付出努力,但不想要以身体作为代价,因为这种做法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尹国岩
2017-8-21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2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意义、目的、目标、资源的关系 》,体会如下:
- 老大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已开始复盘和反思,大家讲的道理老大都懂,文章中心意思就是我们不应该对老大的选择做出我们以为的主观评价:
- 不论老大自己如何复盘和反思的,只要老大能够在今后让身体尽量减少罢工就可以了,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老大以健康为代价换取任何财富或成功。祝老大早日康复!
- 老大提的问题:
“是否有人用爱的名义绑架你、控制你?如果有的话,你要怎么摆脱这份沉重的恩赐呢?”
“你应该这样...,这都是为了你好。”我想,每个人都曾听父母讲过类似的话吧,需要摆脱吗?对于父母之言,印象中,我一般的策略都是当面说“好好好”或“我知道了”,然后呢,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嘛,哈哈。
尹国岩
2017-8-22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3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目标,必须像渴望呼吸一般? 》,
- 对于老大文中提到的浓鸡汤,我也不认同,人家只不是一个招聘手段而已,不必当真;
- 老大提的问题:
“你有没有被某一句话、一个故事在激励,当自己没有能量的时候,这句话、这件事就会给你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去?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
这样的鸡汤话好多了,比如:
- 大概初中时听过并记住的:只要你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 困难对弱者而言,是万丈深渊,对强者而言,则是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 凡事皆有两面,将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一面(就是要保持积极心态嘛)
尹国岩
2017-8-23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4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当能量不足时,到底要怎么办? 》,感受如下:
- 本文的问题并非新问题,但确实不是一两句能够解决问题。我以前一直以为,能量不足,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就是不自律,其根源在于我们人类懒惰的天性,当这种天性占据上峰时,我们就表现为能量不足,直到我8月23日偶然看到这篇文章---《你的不自律,不只是因为懒》(音频版:http://c.open.163.com/mob/audio.htm?plid=MCPOBVPLK&mid=MCQSP7VEL&from=message; 文字版:http://www.anyv.net/index.php/article-1505480),其中的一段话敲醒了我:
比如,现在有人承诺给你一亿,只要你在未来的十年里,每周看两本书,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1小时,并从早上7点拼命工作到晚上9点,再进行1小时的深度思考,然后才能上床休息。做到这些,就把一亿给你。相信在这种回报很清晰的情况下,很多人是可以咬牙做到的。 但是,如果这些事跟挣一个亿有很强的关联,却没有明确地跟你敲定一个亿的合约,只是告诉你,这么做一定能挣大钱,相信有99%的人都坚持不下来。因为很多人的认知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
可见:
当回报不清晰明朗时,大部分人的动力就不够了,从而表现出懒的特性。而有些人,有远见,认知能力强,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回报,所以,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努力。所以,我们不自律,不仅是因为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认知的不足,不能很明确地知道这件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实际的好处。
所以,文章的结论就是:
所有的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别再为自己的拖延、放纵找借口了。成功与否,能不能做到自律,很大一部分源自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如何突破认知,文章也给了四个方法:
一是,打破你对原有概念的认知。
二是,学会分解任务。
三是,试想如果没有完成任务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四是,“得寸进尺”,帮助你高效工作。
补充说明一下:这次《跃迁》共读,由于正好这一段时间能量不足,结果我在提交作业的最后一天还有很多任务未完成,正好在这一天早上,我偶遇这篇文章,我的能量一下被激发了,结果奇迹般地完成了作业。
2.老大提的问题:
“没有能量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处理的?今天的内容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我的处理方法:
- 想像要完成的工作的伟大意义,包括物质的收益和对别人的帮助等等,让意义感驱动自己继续高能量前行;
- 要求自己做一个言出必践的人,一个可以依赖,能稳定输出的人,无论多么不愿行动,想到曾经的承诺就要继续行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执行力; 这个方法基本靠坚持。
最大启发:
是人就有高能量和低能量两种不能状态,不可能永远处于高能,当低能量状态出现时,或者说,当我们想偷个懒,不那么自律时,如何让自己依然拥有较搞的执行力,是我们每个人都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大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虽然麻烦,但相信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今后好好学习并实践。
我的下一步行动计划:《跃迁》共读结束了,我争取在未来7-10天,带领翻译小组,共同完成《Attention and effort》的翻译工作(还剩下自查工作)。同时,我也很想参加老大的“目标小社群”,只是自己目前的条件尚不具足,待我成长的更好之后,再考虑吧。
尹国岩
2017-8-27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5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想让自己停几天 》,感受如下:
读了本文,我非常有感触,因为,从今年4月份我开始参加新生大学的英语学习班到本周五,我的一切晚上和周末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学习上,好像也有4个月没有休息过了,更重要的是,因此,我这么长时间都没在周末好好陪孩子玩了。终于,本周五(25日)《跃迁》共读结束了,我入围优秀学员,也算给自己一个交待,于是本周六(昨天,26日),我休学一天,上午专心带儿子去必胜客吃的早餐,又去金沙滩挖沙。下图中的太阳伞是亮点,是我早上出发前的灵感:将我新买的直径1.3米的大雨伞,用户外活动专用绑扎带固定在单反相机用的三角架上,做成了可移动遮阳伞,让儿子玩的时候不必受阳光毒晒之苦。
即使我们找到了学习的意义,长时间的学习也应该有停下来的时间,给自己放个假,将自己交给生活和家人,然后再回到战场,这才是完整的生活。这时涉及一个根本的定位问题:我热爱学习,但更热爱生活,更好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相反,说白了,学习只是手段,而快乐幸福的生活才是目的。极端地设想一下,我自现在起直到离开地球,一直365天无休地工作、学习,却从不放松、休闲,不能陪家人共渡亲子时光,即使我学到了武功天下第一,也挣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我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难道是为了学习而生的吗?当然,如果涉及人生的更根本意义,我要找到人生的真相,脱离六道轮回,如果我到了那个境界,可能更不需要天天学习,因为到那时,可能智慧的大门已经打开,智慧即使不主动学习,也会自动的流淌出来,出口即是真理,到了佛家所谓“无学”的境界,想一下就很美好的样子!借用《跃迁》的话,我不是学习狂,我只是喜欢学习,喜欢学习带给我心智成长的快乐,借助学习帮我更好地化解人生的各种挑战。
老大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中而没有休息了,首先,身体会抗议:我只是你的皮囊,你想拼命,干嘛要拉上我,我的本能是要在世俗世尽可能地多存活几年,所以,当我太累了,我就要罢工,就要哭给你看,哼!于是,老大近期身体连续报警,这才引起老大的警觉和反思,我觉得这是好事,物极必返,老大还很年轻,这些过度的消耗目前应该还不至于造成不逆转的伤害,老大却反而可以借此契机,深度思考一下人生的根本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创业,以及创业就一定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吗,到底要挣多少钱才算够,才算财务自由,等把这些问题重新梳理一遍,重新回到战场,可能会有不同的大局观,在家庭、事业和学习之间,能更好的做到适当的平衡,虽然我相信不可能真正的平衡,但至少,会把真正重要的事先做,比如对子女的教育就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因为教育的年龄很重要,一旦错过就来不及了或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却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老大,我很认可你给自己先放个假,用系统思维,跳出目前的层级,升维到生命的意义的层级来考虑之前各种安排是否合理,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不论老大如何认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多么重要,但都请不要以付出健康为代价,因为,这个代价意味着即使你追求到了你要的东西,也可能不再有机会拥有它,更重要的是,即使你挣了全家人一辈子花不完的钱,你的健康出了问题,这些钱也不能保证家人的幸福,特别是对孩子的照顾。所以,老大趁此机会,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重新排排序,健康、事业、家庭、学习、金钱、学员的成长、社会的责任、对人生真相的追求,这些选项到底哪个第一,哪个第二......,然后看一下,之前的行动跟现在的价值观体系有无冲突,是否因为有冲突才出现了现在的问题,以老大的自省能力,我想很快就能明白问题之所在,重构或者更加明白地看清自己的自己价值观体系,从而让生活更加和谐、可持续。
关于老大文中所思:梦境和现实到底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我大概在两个月前也有过强烈的质疑,因为有些梦里的感受与现实是一模一样的,实在是太真实了,如果不醒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老大的问题,站在历史的长河看,也并非第一个想到这些问题的人,这些问题在佛学里早有答案,释迦牟尼老师早把这些问题想明白而且讲明白了。我想提醒老大的是,佛教并非宗教,只是用最真实、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宇宙的本来面目,佛也并非是神,而是开悟的人,同时,佛学也不等于学佛,研究佛学的人只是把佛教当成一门学问,限定在哲学的层面进行研究,如同一个不会武功的武术理论家,而学佛则是将佛告诉我们的真理用实践进行检验,照着佛说的道理去做,将知见化成自身的内在体验,这才是有真功夫的高人,而不是只停留在文字的知见,这个问题是很多世间智慧很高的知识分子常犯的错误---如果把佛祖等同于一个哲学家,就太小看佛祖了。说这么多,就是建议老大不妨到佛学中找寻自己所思问题的答案,并将这些答案用行动和思考进行检验,早日找到人生的真相,并真正的解决生死问题,否则,光想明白却不能超越生死、跳出轮回,又有什么意义?我相信,以老大的根器,很可能进步神速。
老大,你是我们的榜样,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也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只愿看到老大越来越好,即使老大遇到点困难,出现一点低潮,我们也相信老大有能力尽快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上面就是我想说的,总之,我相信老大不会颓废,只不过是以退为进,后面会有更好的可持续的个人发展战略,甚至可能不像以前那么累,却生活得更加幸福、开心。幸福、开心,更高一层讲,还包括解脱,才是我们人生的目标,不是吗?
祝老大身体和心灵都能尽快自我疗愈,实现由内而外的系统升级,成为我们更好的榜样,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你的背后还有我们这些死忠兄弟,会对你不离不弃,愿意看到你越来越好!
尹国岩
2017-8-27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6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尝试写个小册子——如何生成知识专题 》,感受如下:
- 看到老大这么快就找回了状态,很开心;
- 看到老大要带我们一起玩知识专题创作,而且,还要教会我们相关的玩法,很兴奋,因为我又将掌握一些重要的新技能;
3.老大提的问题
你要不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小的知识专题呢?如果你要写,你想写个什么呢?如果你要联机写作,你要怎么做呢?
我想写一个<个人如何购买商业保险>的知识专题,之前做过大纲,现在要做成网站,换一种呈现形式,想来就很有新意。
如果联机写作,我会负责全部内容的架构,以及主要内容,并请参与写作的伙伴写一些(1)对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认识; (2)以及身边人买保险的正面和负面的真实案例; (3)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一些好的保险产品进行推荐。
尹国岩
2017-8-27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7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积超送来了认知体系全新的破和立 》,感受如下:
- 老大今天所述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意义感危机,老大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将做事的意义与人生的意义分离,对这一点,我不太理解:以系统思维的角度,人生是一个系统,由在生命时间的轴线上的无数件事情组成,这些事情的总和构成了整个人生,而这些事情的意义的总和也构成了人生的意义;以磁铁做个隐喻,整个磁铁的磁力好比人生的意义,其中的每一个铁原子的磁力好比人生的每一件事情的意义,只有每一个铁原子的磁性保持方向相同时,整个磁铁的磁性才能最强,所以,人生的每一件事的意义与人生总目标的意义相同,其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因此,基于这个逻辑,我认为不应该将做事的意义与人生的意义分离。
更深一层讲,每一件事、每一个时刻,当你深入当下时,其实并无差别,都是真实而宝贵的,甚至,时间只是人类的发明和施设,而并非实在的存在。没有真正的当下,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一切都在同一时刻已经发生,所以才能穿越时空。道包含在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据说,当你开悟后,你能感受到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的充满爱和能量的狂喜,即使每顿都吃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因为断了分别心,并会感受到与众生融为一体的那种“同体大悲”的超然。 - 老大一直想找到人生宇宙的本体,即那个第一因,佛法讲,万法皆随因缘而生灭,没有所谓的第一因;同时倡导“万法唯识”---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识”变现出来的; 在心识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而且每个人的皮囊深处都住着一个第八识如来藏,跟随着你不断轮回,这个如来藏就是那个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心。
- 不论老大目前的自救方案是否正确、自洽,但至少有用,即让老大的能量得以恢复,以NLP“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视角,我觉得目前老大只要能找到或想明白一套方法论,让自己满血复活,就算已经成功了,然后,在今后继续思考、探索原来的问题,并会不断地给出更接近真实的解决方案。
- 我相信,老大现在一直在思考并找寻答案的问题,实际释迦牟尼老师在2500年前早就给出了答案,“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老大在思考这些人生终极问题时,不妨到佛学经典中找寻一下答案,至少可作为参考或指明一个方向。
尹国岩
2017-8-28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8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永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长策略是什么?》,感受如下:
- 此文的观点是:成果是 只做最少的事情,就能让自己保持一种较为快速的成长状态的方法,说实在的,像老大列示的成果清单,我以前真没这么做过,借此机会,我正好实践一番;
- 老大提出的问题:“如果你给自己定一个3天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进完成,你会选择什么任务?你会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并向我反馈么?”
- 本周我的重点工作就是对上年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复盘,针对上年出现的问题拿出今年的改进方案,3天之内应该可以完成,我会记录下这个实践过程并向老大反馈。
尹国岩
2017-8-29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9天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系统思维是什么-01?》,感受如下:
- 系统思维确实很重要,我很期待老大把系统思维系统地给我们讲一下;
- 系统思维是我从<跃迁>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概念,我已开始在生活中刻意练习系统思维;
- 老大提出的问题:“你所处的竞争环境中,你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中,你所拥有的白箱系统是什么?如果有竞争对手(或者领导)优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统优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 在我所处的竞争环境中,即财务部工作环境中,我的竞争优势在于对财务相关知识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相对于同事更多的企业/行定经验,我的白箱系统是:我在考注册会计师考试过程中搭建的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以有在之前近20年的工作经验中累积的会计、审计、IT等相关工作经验,遇到任何财务、税务、审计问题,我都能基于一个宏观的知识体系,清晰准确的对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出问题的关键点,找到处理依据,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即使遇到新的或未知的问题,我也能很快的找到知识源头,并很快的补上相关知识,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对的问题。我的分管领导比我更强的技能主要是:他的工作经验特别是与公司最高领导打交道的经验比我多,他能更好地把握与公司最高领导汇报、交流时的方式、尺度,这个能力需要经验积累。
尹国岩
2017-8-30
#观察永澄50天-50天大结局
今天,永澄老师的新文是《系统思维是什么-02?》,感受如下:
- 老大从 理解、判断、决策和改变等4个方面对系统思维的价值进行了解析,让我对系统思维的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 今天是第50天留言,时间真快啊,50天观察老大的所思所想,收获颇丰,简而言之,感谢老大带我们走过这50天,向我们讲述道理,并向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老大,不论高兴或失落,都无保留地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跟着老大共同思考,一起成长;
- 老大提出的问题:
“这四个价值中,你对哪一条感受最深?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吗?”
我对 理解这一条感受最深,下面,我讲一下自己在前几天共读<跃迁>过程中的一个工作实例:
我在听了老大<跃迁>第四章的领读讲解后,特别是老大讲到了基于系统思维解的[解决问题六步法:(1)确定问题(2)要因分析(3)制定方案 (4)计划行动 (5)实施方案(6)评价结果],我当时就感到自己的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很大。正好第二天,我们公司IT和我们财务部共同讨论物流业务的一个流程问题,简单讲就是由于我们公司的保税物流园区内,除了我们公司自营的集装箱堆场,还有几处其他企业的集装箱堆场,同于所有集装箱都需要到我们自营的集装箱场站内打印集港单据后才到再到码头,导致运输车队在原箱位于其他集装箱堆场时,也要到我们堆场来打印单据,从而产生了额外的运输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导致我们的业务系统单据录入不准确。会上大家共同的解决方案是:在箱量不集中时,仍按现行办法,但仍会使车队产生额外的运输成本; 在箱量集中时,其他堆场的集装箱可以先到办公室拿到车号不准确的集港单据,然后拖箱进码头,并让操作部在业务完成后,修改之前由于简化而不准确的车辆数据。在会议当中,按照[解决问题六步法],我首先请IT同事把2种业务流程给我讲清楚,我还在笔记本上手画了示意图,而会后,由于我对会上形成的解决方案并不满意,且我已经彻底明白了业务流程,并且知道问题所在,所以,会后不到半小时,我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公司出钱,给我们公司以外的堆场各安装一台打印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到我们公司自营堆场闸口的电脑上,这样,在我们公司以外的堆场运箱时,不再需要拖着集装箱到我们公司自营堆场打印集港单据,而只需在所在堆场通过远程打印,就可拿到集港单据,节省了车队的运输成本,并提高了我们业务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这是一个我们公司和外包车队双赢的完美方案。当我将这个方案告诉IT同事后,得到了他的认可,他也跟系统供应商联系了,确认了我的思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为何我能想到这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呢?因为首先在会上,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来 理解目前的业务,还画了示意图,彻底理解了业务流程,明确问题的症结就在打印单据上,于是我就针对打印单据这个必经业务环节下手想解决办法,于是想到,即使车辆不进我们自营堆场,只要有打印机,再远程连接到我们自营堆场闸口电脑上,由我们公司的人员进行远程打印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我的这个完美方案让我高兴了好长时间,让我感受到了系统思维的利害,当时我就感觉,我就是一个解决问题高手,只要按照六步法进行思考,我就能解决任何问题。我还体会到,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甚至有些问题可能当你真正把它理解清楚时,答案可能基本就出来了。
在第48天留言中,我说过:
本周我的重点工作就是对上年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复盘,针对上年出现的问题拿出今年的改进方案,3天之内应该可以完成,我会记录下这个实践过程并向老大反馈。
下面是我对复盘情况的说明,向老大汇报:
3天过去了,我计划的财务预算编制复盘工作完成了,但是,我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原因主要是复盘时我对复盘的相关工作做了分工,其中一部分工作我分配了我们同事,我主要针对自己主导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复盘,整理出上年工作中的问题和今年拟改进的措施,在和同事交流的基础上,又向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也认可我复盘中所指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最后,再次感谢老大带我们一路走来,我们还要一起走向未来!
尹国岩
2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