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自己真正的需求

(一)

每次做年终汇报的时候,就总希望如果每天都可以记录自己做过什么就好了

不至于到年底的时候什么也写不出来

但是真的写好了,再去汇报的过程

老板好像也确实不真的在意你做过什么

他好像更在意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克服了困难有所成长的过程。

还有就是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是否有数据支撑,如果有数据支撑就是可以被证实的,如果没有数据做支撑,那你做的东西也没有意义。

这可能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沟通偏差吧,你希望分享的,和别人需要知道的,是不一致的。

(二)

我一边做着很反叛的事情,貌似不期待父母的认同了。但是还是会因为父母没有看到自己,而难过落泪。

人怎么能放下那种期待,完全释怀啊

可惜现在的我做不到


我回溯和妈妈相处的时间,很少看到她表露自己情绪的时刻,她有情绪的时候,通常就用抱怨指责等等替代了。

今天和对象沟通的时候

我说“那你可以过来喝我做的排骨汤”

对象回应“嗯摁”,结尾降调

我就回复说“你对我的汤有什么不满意吗”

然后对象就说很多时候她说了一句话,我很容易形成一种防御机制,是没有给我足够的安全感吗

我隐隐觉得肯定不是这样的,但是无法追溯原委


我很多时候确实很容易把一句可能没有感情色彩,或者一点点负面色彩的语言,解读成对我自己的攻击

把问题和自己挂钩


呈现出战斗的状态,当然是感觉到被攻击的时刻

我为什么那么容易识别到攻击呢

似乎可以联想到前面说的受惊的兔子

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把它们解读成危险的对象,当然会让我更有安全感


不过和对方是谁没有关系,是我的一种对环境的应对机制


如果我可以在任何场合下,精准的识别到自己和别人的需求,这样对后续的沟通当然是更好的状态。

当我发出,你可以过来喝我的汤的时候,我希望表达的是希望你夸奖我的汤。

对象的语气词是一种拒绝,当然只是针对距离上远所发出的

怎么样在防御方式出现的时候也识别自己真正的需求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