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悄悄。

      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闷热,尽管不停地扇着扇子 ,但汗还是不停的出。这使我想起了宋代诗人王令的《署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看来这“苦热”和“落日”连在一起是深有道理的。后面几句是写诗人渴望“昆仑”、“蓬莱”那些传说中的“仙山”、“佳境”降临人间。我想起了我们这块地方的“避暑胜地”——渭河滩。听说为了解决金台区人民的生活用水,今年在河上修了座引水桥,把秦岭山里山泉水引了出来。想到这里就想去看看,顺便出去凉快凉快。

        打定主意,便出了家门,顺小路慢步向河边走去。这时到河边趁凉的人们已三三两两地回来。当我到河堤上,已见不到人影。在一轮明月之下,空旷的渭河边静悄悄的。

      远远望去,一座桥梁横跨渭河两岸。到近处才看清,这座桥只有两米多宽,桥头有一根一米左右的钢管露在外面。我伸手一摸钢管,顷刻便觉得冰凉滲手。我似乎感觉到清清的水流从管道里流过,流向了千家万户。有多少人在自来水旁,在用水洗涤身上的汗则,有多少人在喝这清凉的山泉。人们用它来清除一天的劳累、在用它来消暑降温。这并不宏伟的引水桥,这并不粗壮的管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我来到了桥上,这桥面虽然是用水泥做的,但是有下面的凉水管带走了热量,站在桥上并感觉不到热。清爽而湿润的河风,使我感到轻松舒畅。

      我向桥中间走去,一抬头,那巍峨峻拔的秦岭便映入眼帘,在朦胧的夜色中,斧劈刀削般的峰顶,像擎天巨柱直插天端。而那整个山麓却一片漆黑,分不清哪是沟壑哪是山坡。

      桥南正对鸡峰山,美妙的神话传说中的神鸡,就栖息在那里。它的鸣叫使妖魔鬼怪闻之逃夭;它的鸣叫给人们迎来了曙光。据说宝鸡的地名就是由此而来。

      我倚着桥栏,迎着河风,向四周望去。不一会便沉醉在这秀丽的山河之中了。

      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显得更加明亮。桥面像披了件灰白的衣裳,筑起不久的北岸河堤,在月光下十分鲜明。渭河河道十分宽阔,这座引水桥足足有一千三百多米,站立桥上,河道的凉风吹来毫无阻挡,十分凉爽。我似乎忘记了早前的酷热,感到非常的暇意。

      北岸的斗鸡地区,此时正是万家灯火,一座座厂房,一座座新楼,闪烁在灯光月影之中。东边是古陈仓的处所,“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历史就是发生在这里。三国时的诸葛亮曾经带领大军,在此攻打旷日。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陈仓”这个名称中,我们能体会到它是“粮草”储存要地。

      今天古陈仓的雄风已经不复存在,仅有的一段城墙也在铁路扩建过程中被拆除,而那“神鸡”的传说和那些历史典故,还铭记在人们心中。

      斗鸡的西侧是东货场,只见那里一排排灯光闪烁,照亮了半边天空。我似乎看到了机车的调迁,红、禄、黄灯不断的变换,东来西去的火车风驰电掣般的经过。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何偿不知道,中国第一辆电力机车,就是从这里出发,翻过了高耸险要的秦岭,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碾在巨轮之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连接西南和西北的交通枢纽。

      哗、啦、啦、啦……,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河水的流淌是那样的响亮,好像这世界上只有它才是一切的主宰力量,它无所顾忌、毫不停息和不知疲倦的流淌。犹如在反复的鸣唱着一支美丽动听的赞歌。

      是啊,它的历史也许比人类更加长久,它的力量更是无法估量。有时洪水暴涨,冲毁田地、河道变迁。有时潺潺缓流、温良恭顺。但它总是向前奔流,这八百里秦川的形成就是它的杰作。

      渭河啊!你也许记得,那人猿揖别时的蓝田人,只能用那粗糙的石器和野兽搏斗。可曾记得氏族公社时期的刀耕火种。而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到近代的简陋作坊。经历了多么漫长的路程。

      今天,只经过了短短数十年的功夫,这渭河两岸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不起眼的小山沟到河滨两旁,新兴工业星罗棋布,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那一个个水库,储蓄了多少源头之水。单单宝鸡引渭渠便牵走了半个渭河,变数百里旱原为沃土。

      渭河也乖乖地归入确定的河道,再也泛不起迁道的浪潮。河水哗、啦、啦、啦……,可能是在为自己有了稳定的流域而歌唱,也许是为了山河巨变在欢呼。

    随着水流向下游望去,真是河宽山远天地广阔,我的胸怀也忽地宽阔了许多。

      洁白如玉的月亮是美妙的,这月光下的山水更加美丽多彩。

      历来咏月的诗歌繁多,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咏月的高手,写了大量歌咏明月的诗篇。但就如他的饮酒一样,大多是借以消除孤独和烦闷的心情。假如李白在世,看到这能使“六龙回日”的天堑蜀道已变通途,看到那毒蛇猛兽尽除,劳动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今天,看到这明月之下的秀丽风光,看到这四化建设的时代步伐,一定能写出更多更好更加雄伟壮丽的诗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读来使人深受感染,它虽然是描绘江海相连、江月映照的诗句。但在这渭水的明月下,咏来却另有一番滋味。今天的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像从前那样薄弱,“江月年年只相似”已成为过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江河面貌日新月异,这一个个拔地而起建设工程,这一条条铁路、公路网连接着祖国大地。这眼下短短时间修筑而成的引水工程,就是睁眼可见的事实。而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宇宙飞船的起航……。总有一天人造月亮飞上天空,孤月独照也将会变为历史。这江河湖海、祖国大地将会变的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在夜晚出行更加便利,不会感到孤独寂寥。人们的工作生活也会变的丰富多彩。

    不觉的夜已深了,桥头风吹的我有些发冷,我离开了小桥,下了河堤,踏着月色走上了回家的路径。

          郝杨拴  1985年夏天于宝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没有节日的喧闹 听雨声在耳畔骚扰 那一轮明月啊 你是否在感叹 人生如梦 躲进云层 让雨声诉说着 分离的苦痛 嘀嗒 ...
    旋风梅阅读 331评论 6 14
  • 我素来不太喜欢观赏夜景。 但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晚上特别想出门,尤其今天这个无星无月的深秋之夜,特别想出去走走。 ...
    失业猎手阅读 882评论 0 2
  • 九月曾经是懒懒最喜欢的月份,它象征着秋天到来,它既没有夏天那么炎热,也没有冬天那么寒冷。 然而所有的一切,...
    拾二余阅读 212评论 0 1
  • 多年未曾谋面的夕阳 把一抹纯情的红色 留给我期待的目光 在绿色的树梢上摇曳生姿 灰蒙蒙的天空残存一些烧云 似乎成了...
    张掌印_cbf1阅读 296评论 0 1
  • 出现的情况:在使用python批量处理文件替换时 陷入无限调用for循环以致于不调用后面功能查看了下,如何排查这个...
    lotawei阅读 1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