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故事——龙泉瑞芝山仙姑娘娘回娘家的故事(续)
童僖
据仙姑宝卷记载,明朝弘治年间, 有北边达子谋犯内地, 从娘娘庙前经过, 忽听庙内, 有刀枪剑戟格斗之声, 那达子不知道, 是娘娘的灵感, 只当有兵马在内埋伏 内心慌惧, 遂把娘娘庙, 用火点起, 慌忙逃窜而去, 并没动内地 一草一木, 因为娘娘救了一方人民,有附近的居民, 齐心合力, 与娘娘重修庙宇 但已没有了 原日的规模。
后来到了嘉靖十七年(1538年), 有巡抚杨博巡边, 从庙前经过, 忽听声音嘹亮, 半空中有笙箫笛管, 细吹细唱, 抬头看见云端里, 站着一位娘娘, 头戴缨络凤冠, 身穿五色霞帔 ,祥云围绕 ,渐渐向空中远处而去, 遂后不见。杨巡抚甚是叱异, 问之居民, 方知此地有一仙姑庙, 庙中娘娘甚是灵感等语, 因为来到庙里瞻拜, 神像与空中所见一般, 杨巡抚心中着实惊异, 见庙宇矮小, 遂发愿心捐金银, 将娘娘庙重新修盖了一番。
无端夷人来犯边
半夜昏天到庙前
惊疑铁马藏里边
恰像埋伏兵数千
夷人慌惧忙逃散
黎民百姓保平安
仙姑娘娘真灵感
造福众生实无边
娘娘显威灵
夜闻兵马声
夷人惊破胆
逃命如豕奔
却说,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又有达子犯边, 走到娘娘庙前说 这庙是我们前次已烧了, 怎么还照旧在这里。 这个庙乃是汉人埋藏兵马之所, 我们趁这白日里进去细搜一番。 于是到了庙中, 各处搜寻, 并无一人一马, 想是汉人不知道, 我们来的, 还不曾前来埋伏, 这个庙留下终须不好, 还是烧了才好。 于是将殿中所挂宝幡一齐点起, 眼看着中梁己烧完, 然后起身, 到了前面, 扎下营盘, 将至半夜, 只见天昏地暗, 阴云四合, 黑洞洞, 对面不见手指 忽听得营盘外, 四面呐喊, 恰像是汉人的兵马杀进来了, 吓得达子, 人不及甲, 马不及鞍, 提起刀枪, 就乱砍乱戳, 见一个戳一个, 见两个戳一双, 整整闹了一整夜到天明一看, 叫声好苦也, 原来, 黑夜里不辨你我 都是达子各自残杀, 何曾有半个汉人来到。 那营盘中的尸骸死骨, 斜倒横卧不计其数, 达子才知道, 是仙姑娘娘的感应, 遂不敢进犯边界 ,连夜逃回去了。 到后来, 万历年间, 巡抚侯都爷经过此庙 见殿上只烧了, 一根大梁, 问起原因, 深感娘娘的威灵, 于是发心捐俸 ,把娘娘的庙宇又重修了一番。
可怜达子把庙焚
唯只烧了梁一根
到了半夜乌云合
天昏地暗惊了营
达子自把达子杀
何曾有个汉族人
仙姑娘娘好威灵
造福众生实无穷
夷人自杀自
一夜到天明
至今帷帐里
犹自惧神灵
话说这瑞芝仙姑原本属地张掖,龙泉瑞芝赵大员外,当年因浙江客商遭人暗算,命丧黄泉,钱财货物被洗劫一空。赵员外吃了冤枉官司被处罚赴张掖劳役,赵员外见工地近旁有座庙宇,遂私自央告狱卒看守,许允,前往庙里进香,来到庙前,方知是一处娘娘庙,虽现破旧,到还整肃,门头匾殿,兰底金字,上书:平灭仙姑,圣宫字样,且是赦封,知是有些来头,进至庙内,见仙姑金身塑像,端坐莲花台上,凤冠霞帔,丰姿美颜、栩栩如生,赵员外端详良久,双手合十,深深鞠躬,拈起案前草香,插入香炉,跪将下去,暗自祷告,仙姑娘娘在上,罪民赵续显,因做生意、料理不周、有亏行止,吃得冤枉官司,致有今日,家中老幼,生死未卜,若蒙仙姑神灵点拨,或有转机,救我于水火,得与家人团聚,当永世不忘,回乡之日,定吃素念佛,为娘娘修庙塑身,合家供奉,万事不缀。
三年后,案情已明,张掖知府为其脱罪,准予还乡。
雍正元年春日,赵员外还乡第二日,即备香烛纸钱,上瑞芝山踏看,行至山腰,果见有仙姑洞一处,员外将洞内洞外粗略收拾一番,洒扫干净,摆齐供品,便点灯上香,叩拜祷告,礼毕下山与妻儿家人相商,着手准备修庙,连日奔走,求亲告友,四处化缘,不数日,备齐砖石木料,请来能工巧匠,召集地方乡民吉时开工,先就仙姑洞修整一新,又起菩萨楼一座,供奉三大菩萨及诸佛圣觉。择下吉日,雇了骡马车轿,率一家大小,亲赴张掖恭迎仙姑神位,并宝籍一卷,奉至于瑞芝山仙姑洞内,日日上香时时叩拜。
又经数年,再起三教楼、地藏殿,瑞芝山初具规模,四方善士,闻风而动,揖资幕化,神功感应,李佛殿、钟鼓楼,相继落成。自此,瑞芝山声名大振,香火不断,自此之后,农历七月初七日便成了瑞芝仙姑庙会祭日。
后来赵氏一门,人丁兴旺、家道发达、开枝散叶、富甲一方,这都是前人功德,萌泽远达后世之故也,赵员外后年至百岁,无疾即逝,当地人称赵老爷、赵大善人,从此瑞芝山的地方乡绅根据仙姑宝卷记载,将每年七月初七,定为瑞芝山仙姑娘娘庙会,四乡八邻都在这日,围坐与仙姑洞外,唱诵仙姑宝卷,仙姑神答更是灵验神异,远近闻名,赵家人也是忙前忙后,光彩无比。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就是仙姑娘娘真真的娘家人,赵员外将仙姑从八百里外的张掖恭迎仙姑神位,回归故里,瑞芝仙姑回娘家的故事这也无可厚非的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