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心理对象
自体在与客体分离的过程中,先是自体客体逐步内化,这是自体客体的功能由外部客体交还给自体的一个过程,为自体后续的发展奠定了真正的基础。与此同时,自体在进行着客体化的工作,自我结构有了容纳各样客观对象内化形成心理表征的能力,包括客体以及自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自此之后,婴童接收外在环境的刺激,根据体验的结果,维护更新相应的内在心理对象。
随着自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日渐清晰,自体使用自体客体的功能日渐减少,自体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尝试跨界与客体进行沟通,以便在现实环境中争取更好的生存可能,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后续性格倾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阴影特质
在水烧开的锅里撒下面粉,相邻的面粉颗粒会结成面团,情结大致也可这么理解。婴童自主性活动产生的大量经验,类似的情感体验被汇聚形成情结,潜意识里的情结在特定情境中会被激活,甚至跨越意识层面,产生不可控的攻击力。情结具有这么一种自主性张力,情结相互之间构成联接丛。
个体化的过程是走向自我成熟的,黑暗的力量被接纳,或者说阴影特质的消溶,使得自我变得更有生命力。
自我设限可能是大量失败经验导致的性格内向,在早期记忆中,也正是经验从量变到质变、赋予经验意义倾向的时候,核心的经验组织原则形成,即认知的产物信念的树立。
潜在的焦虑赋予自我以色彩,保持与他人的一致性是逃避焦虑的普遍做法,如电梯实验所呈现的从众心理。这里边心理的操作手法还是惯常的压抑,"真相"被控制,虚假自我战胜了真实自我。
动态自我
自我需要在情境中被激活、被更新,对自我进行理论解构在实际场景中是不适用的。
自我是动态的,在认知到死亡这个现实时,它对这个世界是处于防御状态的,即创造性和自我保护两方面共存。自我在动态展现过程中,其余所有的自我部分成为整体背景,即场。
记忆是一个包含整合的积极过程。直觉是生活的真正向导,臣服的自我相信有更高力量的存在,深层的心理可能连接着灵性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