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两千年》之盛唐帝国的终结

从贞观到开元的100多年间,天下长治久安,一片太平盛世。但唐朝的盛世可以称得上是戛然而止,牙人出生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公元755年突然发动政变,称为“安史之乱”。

从制度来看,唐太宗时,虽然下放兵权和财权,但是也有三不原则: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但随着地方人口增长和财力的雄厚,中央的松懈管理暴露了隐患,呈现出“干弱枝强”的情况,这跟文景之治后期情况类似。但遗憾的是唐玄宗不是汉武帝,也没有铁腕的桑弘羊。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虽然最终平乱,但是给中国北方带来了毁灭性破坏,数百里州县,皆为废墟。平息战乱后,中央被削弱,中央财政锐减,地方势力更显强大,为了加强中央财政收入,各项专营政策重新一一出台,同时增加税收。

当时的礼部尚刘晏,主政财务,基本套用了桑弘羊的中央集权政策,但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通过盐铁专营、平准和均输等政策迅速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在其主政的20年间,国库收入比安史之乱时期增加了15倍,经济元气逐渐恢复。公元779年,代宗驾崩,37岁的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但在他登基第二年,犯下了大错,处死了财神爷刘晏。在刘晏的盐铁专营基础上,还增加了对酒业、茶叶、治铁业等的专营。公元783年,还对民间增收了“间架税”也就类似于房产税,为鼓励民众相互举报,还提出了臭名昭著的“算缗令”。搞得当时民怨四起。

其在民间大肆收刮财富是为了其消藩的财力准备,在其上任后,便打响了消藩战役,各地节度使也联合对抗朝廷,中央军屡战屡败,甚至被藩军攻破长安,虽然战乱最后得以平息,但是此后,唐德宗再也不提消藩。

在中唐之后100年,民间活力日渐消弱,国民经济再一次陷入消退,消藩不成功后,中央集权日渐削弱,到了中唐之后,经济治理就是重现了两个周期性大毛病,第一是土地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土地兼并不可遏制;第二是中央财政对资源管制依赖越来越高,最终造成了民间资本的压制和剥夺,经济活跃程度日渐衰竭。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最终造成了社会大动荡。

公元907年,朱温成为了帝国终结者,建立短暂的梁朝,在短短的53年间,先后出现了5个王朝更替以及10个地方割据政权,后称为“五代十国”。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天下再度统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的事。 同事过来打招呼说出去一下接儿子放学(这孩子麻麻回老家待几个月,所以这星期开始由爸爸接),我...
    木阳_阅读 1,761评论 0 0
  • 早上7:30起床 8:00洗漱完毕 整理思路与佳姐见面 跑寝姿态不够 注意自己的语音语速语调和姿态 总结: 1.帮...
    你很完美阅读 1,098评论 0 0
  • 盗墓笔记里的男人很多,从三叔到小花,虽然每一个都是人中翘楚,但今天的重点还是铁三角,铁三角里哪一个更适合做男票? ...
    喵小姐与熊大阅读 3,056评论 0 1
  • 现在有两件事,你就算不让我吃饭,我也是不能不做的:刷微和看书。刷微可以了解现在的世界,看书可以了解过去和将来的世界...
    含辛鱼阅读 2,5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