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M价格敏感度测试

一、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PSM模型)简介

  目前,在价格测试的诸多模型中,最简单、最实用,为大多数市场研究公司所认可的是价格敏感度测试模型。通过该模型,不仅可以得出最优价格,而且得出合理的价格区间。具体的做法是,询问被访者4个价格:

  Q1a:什么样的价格您认为太便宜,以至于您怀疑产品的质量而不去购买;(太便宜以至于不购买的价格)

  Q1b:什么样的价格非常便宜,并是最能吸引您购买的促销价呢?(太便宜的促销价格)

  Q2:什么样的价格您认为是比较便宜的呢;(比较便宜的价格)

  Q3:什么样的价格是您认为贵,但仍可接受的价格;(比较贵的价格)

  Q4:什么样的价格太高,以至于不能接受?(太贵以至于不购买的价格)

  在非促销时期,对部分耐用消费品及部分快速消费品(如高档、奢侈的消费品),如果价格定的太低,消费者会怀疑产品的质量而不去购买,这种类型的产品可以采用Q1a问法;对普通的快速消费品,如啤酒、零食等,定价太低,消费者不一定会怀疑产品质量有问题,而只会认为是产品在促销,此种类型的产品可以采用Q1b的提问方法。

  在执行中,要注意这四个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确定分析场景,明确分析目的(在产品价格测试阶段,希望通过对目标顾客的可接受价格进行分析,为最终定价提供决策)

•第二步:数据采集(设计问卷,一共四个问题,太贵、太便宜、较贵、较便宜,具体问题请参考课件,从所有可能使用新产品的消费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第三步:数据预处理(将回答有逻辑错误,价格顺序大小与实际不符的和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删除)

•第四步:PSM模型运用

–按照太便宜、较便宜、较贵、太贵四列分别统计被调研者选择上述问题所涉及的价格区间的人数及人数比例

–计算累计人数比例(前两列向上累加,后两列向下累加)

–计算可接受、有保留接受、不接受人数比例(具体公式请参考课件)

–画出可接受、有保留接受两类的堆积面积图(注意横轴要重新编辑数据系列)

–画太便宜、较便宜、较贵、太贵四列累计人数百分比的散点图,其中太贵和太便宜的交叉点是最优价格,太便宜和开始觉得贵的交点以及太贵和开始觉得便宜的交点之间的区域是最优价格价格区间。

•第五步:结果分析与可视化

•第六步:结果执行与反馈


图是从统计数据到做出累计人数比例的过程

对“太便宜”和“便宜”的价格百分比进行向下累计统计,对“贵”和“太贵”的百分比进行向上累计统计。其中,“太便宜”和“太贵”的交点确定出最优价格,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觉得“太贵”也不觉得“太便宜”的人数是最多的,对于企业而言,在该价格上,有最多的消费者可能去购买他的产品。同时,由“太便宜”和“贵”,“便宜”和“太贵”确定出可接受的价格区间。


利用累百分比制作折线图

P1–比较贵*太便宜曲线交叉点

P2–太贵*太便宜曲线交叉点

P3–比较便宜*太贵交叉点

P4–比较便宜*比较贵交叉点

可接受价格范围:

P1–P3两点之间的价格都是用户可接受价格

低于P1——用户会认为太便宜而怀疑质量问题,高于P3——用户会觉得太贵而放弃

可接受价格点:P4——在此点,用户觉得价位太高的比例和价位太低的比例相等

最优价格点:P2——在此点,用户觉得价格既不会太贵也不会太便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