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拜访一位好友,刚好时间比较充裕,便又去了塔尔寺走了一趟。上次到塔尔寺应该是十几年前上高中时候的事儿了,这次再去,变化很大。但这样的变化给我的感觉却并不好。
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新建、加盖、整饰了很多建筑和佛像,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开发的太猛了!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商业气息盖过了庄重神圣的宗教气息和悠远祥和的历史人文气息。因为太过于华丽,太过于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所以把建筑上承载的那些信仰,那些传承,那些本真给忽略掩盖掉了。而对于一座古寺来说,如果失掉了本真,开始走上华丽路线,就会对其本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产生巨大的冲击。
通过塔尔寺的变迁,我又想到了之前参观过的一些古寺庙。那些古寺古庙之所以被称为宗教圣地,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最重要的在于他的宗教历史地位和对信徒的吸引力。因此,古寺庙的首要目的和任务是服务宗教、服务信徒。而如果抛开了这点,把重点放在怎么最大限度的展示景点,吸引游客,服务旅游,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短期来看,可能吸引了大量游客,增加了经济收入,但长期来看,就会失掉本真,失掉对信徒的吸引力,继而恐怕会失去宗教圣地应有的地位和吸引力,产生得不偿失的后果。因此,对于古寺庙的重建、改造、整饰应以保护历史、服务宗教、保障信众为重点。开发利用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罢了。
我从来不反对对历史久远的古建筑进行精心的保护修缮和适当开发利用,以使其穿越百年历史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光彩发挥作用。但是,在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能秉承贪大、求洋、图新的思想,而应该以体现寺庙的本真和古朴为重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无论信徒还是游客,每次当他们走进去朝拜或参观时,当看到那些斑驳沧桑的佛像壁画,那些古朴苍劲的椽柱檐廊,那些磨得光滑的地板青砖,总会在心中油然而生出那种敬畏感、神秘感、祥和感,继而让古寺庙持续焕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所以,在对古寺庙进行新建、加盖、整饰的过程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突出、传承古寺庙的本真。
一是在古寺内修建新建筑,应持慎重保守的态度。新建筑不能过于宏大华丽,不能在气势规模上盖过老建筑,不能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同时,新建、加盖的建筑不要过多,更不要在短期内集中大盖大建。因为新建筑如果不是出于大师之手,没有经过反复斟酌充分论证的过程,在短期内大修大建就很容易影响古寺庙的整体格局。
二是新建筑要符合古建筑群的整体风格和气质。老建筑是青石地面,木制建筑,新建筑最好也是,而不要搞成水泥地面,砖混建筑。同时,也不应过度追求视觉效果而去大量地美化亮化,让建筑白天看上去光鲜亮丽,晚上看上去灯火辉煌,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古寺而更像是一栋商业大楼。
三是所有建筑最好是人工精雕细琢而成,而非用机器大干快上而成。雕花、石刻、桌凳等物件都应请匠人师傅一斧一锯、一凿一刨现场制作而成,让工匠为建筑注入生命、气息、特色。这样做出来的东西虽然进度慢点、成本高些、样式简单些,但有温度有气息,历经几十年、几百年之后,他们也会变成有生命的文物。而那些用机器制作的器件,虽然进度快,样式好,但给人感觉呆板僵硬,缺乏温度,历经多长时间都难以有气息、有特色,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是没有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