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艺术4(The Operational Art of War IV)是兵棋类游戏,和之前接触的钢铁雄心4和Order of Battel都不一样。钢铁雄心4属于国家层面的战略游戏,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当然军事是主要成分。Order of Battle和战争艺术4一样是战役层面的游戏,前者对战场做了很多简化,注重于游戏可玩性,上手较简单;后者侧重于模拟实际战争的进行,细节太多,门槛就点高。战争艺术4据说提供了各个时期200多个战役剧本,还是非常丰富的,应该很少有人能玩超过10个剧本吧,每一个都很非常耗费时间。
这里用战争艺术4里的教学剧本,Kerea 50-51,1950年北朝鲜进攻韩国的战争。
时间:1950年6月 至 1951年6月
地点:朝鲜半岛
地图:每格15公里
回合时间:每回合1周
单位:团、师
回合数:27到52回合
首先选边,点击第二个按钮,选电脑为联合国军,我扮演北朝鲜。这个按钮可以一直点,直到出现,人在左上角,电脑在右下角的图标。
开始,第一回合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先走,开始的简报我们先不看了,新闻显示这天北朝鲜入侵韩国,联合国召集成员国支援韩国,美国授权征召预备役。
算子
典型的兵棋界面,兵棋主流都是2D平面的,3D往往没法看,红方是北朝鲜,蓝方是韩国,这个时候中美还没有参战。双方整整齐齐地排在三八线附近。当年学生时代,课桌上也有这样一条线。兵棋里每一个部队称为算子(Counter),比较烦人的是,算子是可以叠起来的,也就是说15公里的格子里会有好几支部队。电脑兵棋还好,桌游兵棋简直麻烦死了,手一抖全乱了。所以先看看算子。
选中(鼠标左键点击)三八线最左边的北朝鲜部队的算子,如果显示的不是下面这个红色带×的算子,继续点,下一个应该就是。这个格子里有两支部队,先看看这支部队的情况。北朝鲜(NK)第6师,第15步兵团,3个竖杠(|||)代表团,下面的28代表移动力28。
左键点它一下,会出来第二支部队。北朝鲜(NK)第6师,第5炮兵团,也是3个竖杠,它的移动力39。提示信息里还有地形信息,以及这个格子的坐标 5,37,可以通过坐标找部队。
这个是地图上显示部队简单信息,我们按一下U键,就可以单位报告(Unit Report)对话框。详细说一下。
- Ready for orders:可以接受命令
- untried:这次战役没有参加过作战,否则会说是老兵veteran
- supplied:补给正常
- weight: 运输重量
- Capabilities:这行提供进攻,防御,行动值,现在还没动过,所以左边的39是满的
- Characteristics: 训练度,准备度,补给度
Range 2代表火炮射程为2个格子。再往右就是算子图标,右上角的绿色小方块就代表状态良好,如果是橙色,甚至红色,就需要注意了。
然后左边是它的装备情况,苏76坦克12辆,76毫米炮21门,122毫米炮11门,卡车33辆。你可以点每种装备了解武器的详细信息。
右边是将各种数据汇总后,给出的一个总体描述,人员杀伤7,装甲杀伤2,防空(高空)0,防空(低空)1,防御2,火炮7,射程2。特殊技能,摩托化移动速度和火炮。符合炮兵团的基本素质。
在下面是部署(Deployment)和命令重点(Orders Emphasis),它要参与进攻,所以部署方式为移动(Mobile),其他两类选择是防守和预备队。命令重点有3个选择,减少伤亡(Minimize Losses),有限伤亡(Limit Losses),和不计伤亡(Ignore Losses)。它们会影响部队撤退的判定,不计伤亡就会坚守不会撤退,减少伤亡撤退的可能性是3个里面最大的。算子左边圆点分别用1个点,2个点,3个点代表不同的命令重点,点越多可能的伤亡就越大。
顺便说一下最下面那排按钮,上一个单位,下一个单位,下一个堆叠单位,上级单位,全军,OK,拆分。
点第三个按钮,看一下同一个位置另一支部队第15步兵团的情况。装备步枪的班50个,装备冲锋枪的班24个,中型机枪36挺,60毫米迫击炮36门,120毫米迫击炮6门,45毫米反坦克炮10门,82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炮4门,卡车38辆。
还可以点第四个按钮,看一下上级单位第6师的情况。有第13,14,15步兵团,一个师部HQ,第6工兵营,第6反坦克连,第5炮兵营。部队建制在这个对话框里看不出来。要了解每支部队的情况,比较好的办法是从前面第15步兵团,按第一或第二个按钮,查看师下辖的所有部队。
下面这排按钮分别是PO模式,上一个师级单位,下一个师级单位,全军,全军战斗命令,OK。
点一下第五个按钮,看一下全军师级单位。一共16个师级单位。
点一下第四个按钮,看一下全军各个单位的情况。一共96个单位,也就是地图上北朝鲜有96个算子,这个数量比Order of Battle大得多了,而且建制还不一样,有的是营,有的是团。了解自己的部队,是兵棋游戏里开局非常耗时的一个阶段。
移动
接下来看看怎么命令部队移动。选中算子(底部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圈),鼠标移到北部一点的平原,可以看到红色箭头,和路径上每一段的移动力消耗,第一段森林消耗4点,第二三段是平原上的道路,消耗1点。所以我们移动到这个需要消耗6点移动力。鼠标右键可以显示单个单位移动(Single Unit Move),所有单位移动(Group Move),还是放弃(Abort)。
我们选择单个单位移动。这样就将步兵团往北移了一段,移动力从28减少到22。没有道路时,移动力消耗会增加不少,游戏会自动帮我们找一条比较经济的路线。
我们现在再把步兵团移回来。
进攻
在进攻开始前,我们看一下敌我力量对比。右上角显示第15步兵团的总体信息。健康度97,进攻8(人员杀伤)+2(装甲杀伤),防御10,移动力我们转了一圈已经用掉了9点。下面三个红绿圈代表训练度,准备度,和补给度。最下面是时间线,先放一放。
算子图标仔细看一下的话,可以发现它们是堆叠的,当鼠标移到它后面的算子上,可以看到第5炮兵团的信息。健康度97,进攻7(人员杀伤) R:2(射程),防御7,移动力39。这里是因为炮兵是远程火力,所以射程是重要信息,优先显示。
鼠标在算子附近区域鼠标右击,可以看到这个格子里的所有部队。
这里比较好的是让算子显示进攻和防御值,而不是移动力。点击UNITS标签里的第二排最后一个按钮,切换显示。
看看敌军的状况呢。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建制一样,不过进攻和防御数据差远了。可以一战。
保持北朝鲜算子选择状态,鼠标移到敌军算子上,鼠标右键选择计划进攻(Plan an attack)。这里显示的被进攻的格子和它周围的6个格子,显然北朝鲜的部队出现在上方的格子,但是它们没有被选中。
将它们都选中。力量对比似乎还可以,但是AI仍然说成功率比较低,伤亡比较大。
那我们调两支部队过来。右边部队有一个坦克团和一个炮兵团(按C键),如果你仔细查看的话,可以发现它们是第1师的。
把它们移动到战场附近。
按P键,可以看到之前计划的战斗。
点击位置坐标,修改战斗计划。把左上角的坦克团选上,胜率高了一点,3.512比1,。右边支援(Support)框里显示我们刚才移动过来的炮兵团没法支援这次战斗,原因是它来自另外一个师,没法协同。坦克团倒是没有太多问题,但是左上角的合作度变成0.83,也就是说它要打点折扣。所以来自不同指挥线的部队协同是有难度的,尽量一个师下辖部队协同作战。
战斗计划生成了,是不是马上执行战斗了,这里牵涉到时间线的概念。这个剧本里,一个回合是一个星期的时间,部队要移到指定地点需要时间,在游戏里,部队移动是瞬时完成的,所以战斗的时间并不是从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开始的,从前面战斗计划对话框里就能看到时间花费(Time Expended)为3个方格(一个回合10个方格),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执行战斗的话,进攻是在第四步(Round)开始的,等战斗结束(假设战斗需要1个Round),时间线已经推进到Round 4了,因为战场态势已经发生变化了,而且战斗部队是可以在一个回合里再次发动进攻的,也就是一个回合一个部队可以多次进攻。这个和Order of Battle完全不一样了,后者一个回合里没有这么细的时间区分。一个回合只能一次移动加进攻,而且进攻完了是不能移动的。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其他部队的移动是在这个战斗前还是战斗后会比较好?一个回合会分几个阶段来实施,比较有一个星期呢,一个星期应该能做不止一件事情。
如果我们在执行战斗前,移动另外一支部队(假设路上需要2个Round),发起另外一次进攻,也就是我们有两个战斗计划了。这个新的战斗计划的站前准备时间会被包含在第一个战斗计划的3个Round里,时间线不会推进。
但如果路上需要5个Round,那会推进时间线。就像下面第一行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按屏幕左上角的2面小旗,开始执行战斗。执行结束的时候,它会告诉你你的时间线只剩下50%了。并且战斗结果如下。其中Round代表整个战斗(包括战前移动花费的时间)的时长,Ruration是战斗本身的时长,还有我军和敌军损失情况。
点第一行按钮。会有一个详细报告,这个不看了,点两把剑交叉的按钮。会看到这个表格,这个形象地显示了时间线,R1到R5,是战前准备时间,R6进攻开始,这些字母A,S,D,可以点最右边的按钮看详细说明,Attach,Support,Depend之类的。
点第一个按钮,看看敌军损失情况。损失不大,基本就溜了。
接下来看看第二个战斗的结果。战斗持续2个Round。
敌军损失不小。
我军损失一辆坦克。
到此为止,最基本的也是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覆盖了一遍,兵棋游戏就是信息量太大,研究的时间比操作的时间长,可能还要做做笔记。战争艺术4个人感觉UI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不过它200多场真实战例的确也很吸引人,而且它也不会太大,属于战役级别,不像东部战线这么庞大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