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十则

        小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论语》十则。虽然叫十则,但是《论语》可不光十则,他总共有二十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但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本周我们来到了的期末复习阶段,工作时间紧张,复习内容繁多,但我们仍然要秉持着“有序”的校风,稳扎稳打的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每天我都提前做好复习计划,尤其是双班,我会根据两个班级的不同班情、学情,制定不同的复习内容,比如二班我会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三班我会侧重知识的延展,布置不同的作业,帮助每位学生轻松面对期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其实这句话更适合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作为老师想更多的交给学生知识,如果有些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苦口婆心,老师自己的情绪也会很低落。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一个七八岁孩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或许就明白了孩子内心所思所想。

        已经不记得我自己七八岁的样子了,但唯有一件事情记得清楚:那时我也是二年级,与我的学生们一模一样的年龄。有一次,我和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学校上早读,按例上交各项作业。可是第三节数学课上,我的数学老师带着严肃的表情来到班上,一上来就说数学作业的情况,我安稳的坐在位置上,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被批评,我每一次作业都写的很好。可是,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满心疑惑地走上讲台,伸手去接回作业本时,老师并没有递给我,而是合起作业本,直接摔倒我头上,尖着嗓子批评我作业没有写!我捡起本子回到座位,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练习本!打开书包我的作业本静静地躺在那里,这两个本子都是学校发的,一模一样,我只是交错了!我赶紧举手解释说,可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让我闭嘴。我还记得那个老师当时的样子,我还记得她姓“许”!

        那是二十年前的教育。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每当回忆起这受伤的一刻,我都提醒自己:一定要善待每一位学生,不用身体或语言暴力去伤害任何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善良天使,有些温和,有些调皮而已;每一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我们要发现他们的美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了我这样的道理,时刻提醒着我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论语》中还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思想修养的名言,值得我学习与积累,虽然每一则语录都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人生的智慧。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