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重新认知——大中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正在从混浊走向透明。

      我们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

      海洋命定要升起大陆。

      海洋中的生物最终要勇敢地踏上坚固的土地。

      海洋的痛苦,海洋的希望,造就了海洋的伟大。

      海洋的伟大,也许在于它在海洋与高原之间创造了一片大陆。

      海洋进入了伟大而痛苦的造陆运动中。

      滚滚万里的腐殖质,将在这里沉积为新大陆。

      汹涌澎湃的海浪,将在这里同土地相碰撞。

      海洋必须消除它对土地的恐惧。

      海洋必须保持来自这个星球诞生以来的百折不挠的意志与冲动。

      生命来自大海,成长于大陆。千年孤独之后的大海,终于看到了黄金般的土地。

      --《海殇》第六集(最终集)解说词

该解说词在全美范围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抛弃落后野蛮的海盗文化,拥抱先进文明的农耕文化”成为文化反思的主流思潮。

西方世界逐渐认识到了数千年以来主观的国家观念压倒一切并以国家为主体对抗一切之思想的不当之处。这种文化反思并不像他们一贯的反思那样快刀直拳——一些曾远远落后于他们东方世界同胞的混沌的初体验出现了——伴随着过去极少的以感受为主的思索,而不是他们惯常的极度理性与对利害关系的极致追求与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的绝对界限将被文明的影响范围所取代。美国——这一“最具标准意义的现代化强国”,才初初体验了吾国君临天下的威风,国家相争的时代就要落幕,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正在以难以想象而无所不至的速度和规模重新建立大中华文明的巨圈。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或许我们可以说古代中国在干同样事情的时候有些操之过急?

国家是单一的地域和政权,而文明是一个世界体系。

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中国,抑或是说中华文明,是十数亿人口的,包含了中原和南方农耕,北方和西北游牧,巴蜀,贵滇,闽南浙东等等等等多元文化的大千文明世界。

我们仿佛早已领悟了这一要义。

海洋的险象环生,风高浪急,西方世界在期盼着,也终于窥得一豹——遥望着的东方大陆的歌谣正越来越高远地飘向深蓝。

我们也最喜欢暧昧地说,要永远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眼镜一大一小了,耳朵也是一大一小。这两个是徒手画的,看来不打草稿不行啊。
    千股的土豆阅读 1,517评论 2 1
  • 一、懒加载TableView 或者 个人比较推荐使用第二种方法。 二、实现代理、数据源首先让我们先加载一个数据源数...
    Invoker_M阅读 5,94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