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夫妻,相互扶持过了大半辈子。老爷子对老太太只有一样不满,就是她煮的面条太烂。
他已经不止一次叮嘱老太太:“不要把面条煮那么烂,只要煮5分种就好。"可是每天早上起床一看,餐桌上放的。还是一碗软烂的面条。老头忍无可忍,决定自己亲自煮一碗面条,只煮5分钟,面条刚刚好,他连忙去叫还在卧室睡觉的老太太:"快起来!今天非要让你看看,面条怎么样煮才不会烂!”
老太太赖在床上说:“不!我今天非要让你看看,一碗好好的面条,是怎么放烂的!"原来,平日里,老爷子总嫌老太太笨手笨脚,连一碗面条都煮不好,但其实是他自己每天赖床,硬生生把一碗煮好的面条给放烂了。
感情出现矛盾的时候,最怕彼比都认为自己没错,一味的指责,互相埋怨把生活过成了愁眉紧锁。婚姻有时候像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若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既看不到对方的付出,也看不到事情的全部。就如鲁讯先生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需要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不要总盯着对方的错处,而是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不要总看着对方的短处,而是多检讨自己的缺点。一味挑剔别人的错,只会把一段感情压垮,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缓和关系。反思自己才能有所进步。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有一次他在戏院演出《杀情》,观众连连鼓掌,喝彩声不断。在一片叫好声中,唯独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在台下批评道:“这是什么名角,连舞剑都走了样,还敢登台!"说完,便起身离开了"演出结束后,梅兰芳说起此事,众人都劝慰道:“一个老头胡言乱语,您又何必在意!"可杨兰芳却到处打听老者的住处,想要刨根问底自己出错在那里。
这天,梅兰芳来到老者的住处,一见面便鞠躬说:"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者见梅兰芳既有敬意,又有诚意。便指出:"惜姣上楼与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你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连声道谢。
那之后。梅兰芳用老者所说的方法去走台步,果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朋友们知道此事,都夸梅兰芳谦逊好学时,可他却说:"自己的台步不佳,有人批评指正,那是我的福分,是我的贵人,当然要虚心学习。"一个人,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拔高自己的人生,自以为是,不是本事;常思己过,才能少错。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只有善于反思自己,才能改掉错处。有所进步。少摔跟头,少走弯路。少花心思抱怨,多花时间自省。有时候,出了差错,我们总觉得是别人的不对。殊不知,是自己出了问题。
刚工作不久的表妹,最近就没少跟我们抱怨工作上的事。她说,老板太苛刻,同事难相处,客户难伺候。刚工作不到一个月,便嚷着想辞职。
但其实,是因为她时常丢三落四,误了工作,老板才教训了她一顿,因为她没能及时完成团队任务,而害同事跟着加班,人家才不愿搭理她,因为她和客户见面时迟到了半小时,对方才给她脸色看......
喜欢抱怨的人,只会一味沉浸在坏情绪当中。非但不能改善局面,还会让自己持续沉沦,与其存心思抱怨,不如花时间自省。就如《格言联壁》一书中所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自我反省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找到新的出口和出路。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俗话说:“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层次低的人,总觉得错在别人,自己没有错,而层次高的人,则常常反省自己的过错
就如《孟子》所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搞砸了,关系弄僵了,不要一味指责别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善于自我反思的人,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不足一点点的转化为优势,把矛盾一点点转化为和气。那些你所领悟的,最后都会变成你为自己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