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是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师资薄弱环节改善暨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培训学习第14天。今天上午安排了两场讲座,分别邀请到了郑国民老师和李煜晖老师为我们授课。
上午第一场讲座
8:30 ,第一场讲座准时开始。第一场讲座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郑国民为我们授课。郑国民老师作的讲座《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是改革的重点难点:素养型、目标结构化内容、学业质量。
高中语文课程的组织与呈现。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追求学习任务的典型性:典型内容的探究、典型过程的经历、典型方法与策略的体会、典型情感的体验。强调选择性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也不强求面面俱到
课程内容探索。课程内容探索:教的突破,探究与研讨,学科与生活结合。组织与呈现形态探索,学习任务群。学的突破,综合、项目、实践。
课程内容突破。学习任务群,包括真实的语文情境,同等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它们统一指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的变化,带动教与学的变革。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改变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改变逐点解析和逐项训练。
举例。不同的人阅读诗歌的感受不同,但鉴赏水平有高下之别,结合下面的材料给初一的学生写封信,向他介绍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方法。
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学生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1.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3.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创设整合的、情境化、不完整结构的任务:尽可能向学生呈现一个综合性的、完整的现实性任务,需要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情境化任务蕴含着大量的潜在线索和限制,有助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辨析概念、建立关系和验证假设的能力。不完整结构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提供给学生展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最终结果的机会。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学习观:改变强调碎片化知识和孤立技能的习得,过分关注确定性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状。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念,创造性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解决。从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或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
上午第二场讲座
第二场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教材重点建设研究基地(语文)研究员李煜晖作《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
李教授先解读核心素养概念群。核心素养是跟社会发展有关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合力。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学科课程。通过学科学习,赋予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语用”为基础,“语、思、审、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
学习任务群及其内涵。研习强调的是一个面,研讨是学术深入的发展。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一种理解)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目的在于使学生由以教师、教材为媒介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建构式学习。教师要合理运用包括教材在内的一切资料,让学生开展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在收集和处理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享收获和反思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素养发展。使学生“动起来”,就要给他们“任务”。这种任务不是简单机械的写字、背书、做题,而是情境化的、结构化的、有挑战的。要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并用,要把观察、实践、讨论、反思等多种行为综合起来才能出色完成。经过这些任务的锻炼,学生形成调动心理和社会资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就形成了核心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任务群是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集合。它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设计学习任务,再将其组合起来,驱动学生语文学习,达成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1.课程观念:指向师生共同发展;2.教学内容:指向语文问题研究;3.教学单位:指向学习项目设计。
1.课程观念:指向师生共同发展。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知识中心——“容器”——传递、灌输;社会中心——“坯料”——塑造、锻炼;发展中心——“生命”——支持、成就。发展中心的课程观并不排斥知识,但强调只有在儿童产生学习的愿望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与他们自身的个性和经验融合之后,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养料。“发展中心”的课程观也不排斥社会化,但强调社会化不能来自支配式、操控式的改造,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自由意志和思辨精神,才能使社会化的结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信息时代,学科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对静态知识的梳理,而是在知识与儿童发展的多重可能性之间架设桥梁,即通过具有内在意义的问题或任务实现儿童对知识的再发现、新发现和自我发现,并使发现过程成为社会性(学术)的交往活动。要思考环境、方式、组织开展等的影响,教师本身也要不断发展。
2.教学内容:指向语文问题研究。
(1)文体问题。如童话的功能是社会宣教、功能科普、语言建构。不同的文体功能不同,要全面、多角度、思辨地去解读教材。
(2)用问题。关注语言的使用,提升语用素养。
(3)诠释(阐释)问题。给予对话理论的文本解读,在性质上应该视为一种理性的认识活动。认识的目的和层次是由文本特征、特点决定的,包括语言认识、意义建构、创作意图和类属效能等。专业读者的对话活动主要是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和与文献对话,是这些对话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结果提升了感性经验,而不能依据感性经验得出认识结果。
3.教学单位:指向学习项目设计。
学习项目:学科与跨学科的关系。(1)学科学习项目应作为首要开发和普遍应用的对象;(2)跨学科学习项目是学科项目的必要补充;(3)跨学科学习项目必须坚持学科立场(由学科主导项目设计与实施,学科融合以学科专业为前提)。
郑教授先做了理论知识的铺垫,李教授又生动诠释了这些枯燥的理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让人更好理解。其实,不管是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小学语文教学,都应该关注课标和教材,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目标无疑是高度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