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在各类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大潮之下,各类知识付费产品层出不穷,仿佛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知识付费产品来得到解决。于是,很多人发挥了在传统电商平台的买买买的剁手习惯,看到了《十招教你如何从月入5000到月入三万》专栏教程,急于升职加薪的你,看看价格也不高,才9.9元,于是果断下单买;又过了几天,你又看到《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八堂修炼课》,想到自己毕业工作三年了,还是普通的工薪一族,于是心想,这门课是不是可以传授修炼提升的独门秘籍,从此走上开挂之路?经过短暂的考虑,决定花费99元,买!……此类案例,举不胜举。
曾经,我也像很多人一样,买过不少付费课程,但是后来我发现买了那么多付费产品和课程,依然过不好当下,没法解决真正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站到一个更高的视野去思考,知识付费的个体,应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学会做一个精明的人。
最近,看到了方军老师的《付费》得到很多人的推荐,其中《运营之光》作者、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在9月份的一篇文章中,重点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古典的《跃迁》,另一本是就是方军的《付费》。带着本文前面的分析和思考,以及互联网运营大咖的重点推荐,我也买来了《付费》一书,并花了三天中的空闲时间,完成了该书的阅读,读完后形成了对知识付费产业链的全面性的预览。同时,也推荐给想在知识付费时代,提升自我的每一个人、以及想在知识付费平台领域创业的人都读一读。
这本书不但深入解构了互联网知识经济的主体和知识经济的底层逻辑,也从知识个体的角度提供了知识付费时代的生存之道。方军老师的书,既有宏观全面的系统性视野,也有针对微观个体的方法论的指导。该书紧跟时代变化的最新趋势,从而基于最新的势来进行思考。同时该书也梳理了大量的知识领域的知名学者的经典性观点,让这本书具有深厚学术性理论基础的道。最后,方军老师也提供了具体策略性的法和术内容,指引知识个体、知识平台如何发展和提升。
一、势: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方军老师将2017年定义为中国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元年。在2016年至2017年这两年时间,中国各类付费知识产品和平台发展迅猛。在知识产品爆发的背后,是无数知识个体的焦虑现状和渴望跃迁的需求。
知识付费领域是中国少有的创新领域,很多平台和模式,都是第一次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比如微信公众号、知乎LIVE、得到、喜马拉雅FM等。
在知识平台的发展之下,知识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媒体、内容和教育的界限逐渐融合。同时,出现了各个领域的知识极客、知识匠人。他们是知识付费生态的内容提供者。同时各类知识消费者也似乎一夜之间得到爆发,他们忙着学习,忙着求知,忙着付费知识,同时一部分人也得到提升和跃迁。
互联网知识经济是由技术驱动进步的,硬件层面包括智能手机的性能提升、宽带网络以及4G网络的普及,软件层面包括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全面普及、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完善,比如类似知识微店、移动支付的便捷等。
二、道:互联网知识经济的理论基础、知识商业画布
要理解互联网知识经济之下的生存之道,必须掌握相应的核心概念和模型。方军为我们总结了三个核心概念,以及知识商业画布。这些是我们理解知识付费本质的基础,有助于我们形成知识付费的底层思维逻辑。
核心概念1:知识
知识付费的核心对象是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什么叫做知识。哈耶克对知识有一个经典的分类,他认为知识分为科学知识与场景知识。科学知识即具有通用原则的知识,场景知识是有关特定时间和场景的知识。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场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很多人都有知识焦虑的症状。理解场景知识概念,是面向个人提供知识产品与服务的认知基础。
核心概念2:知识产品形态
知识产品形态,是指知识的组织与交付方式,在前面的势的分析部分,我们知道很多产品形态都是第一时间在中国得到创新式发展。
1、内容直售:通过一次性付费或者会员费的方式,用户直接获得内容的使用和学习权利。
付费年度订阅专栏,是内容直售的一种创新方式。用户付费后,可以获得一年内持续更新的内容服务。年度订阅专栏存在着“健身房效应”,即内容打开率逐渐降低,以及下一次续费的可能性也大幅降低。
2、教育付费产品:教育付费产品包括讲座和课程两大类。讲座主题相对精炼,课程则可以提供体系化的内容。方军老师在书中总结了五个新型的教育付费产品:线下大课、一对一线下面谈、在线讲座、线上训练营与软件辅助课程。
3、社群化学习产品:线上社群可以模拟传统的班级、线下沙龙、工作坊,利用社群的力量完成集体性的学习。比如与读书相关的社群有拆书帮等。
核心概念3:知识产品矩阵
知识产品矩阵既是一个产品设计性工具,也是产品验证性工具。知识产品矩阵由两个主要维度组成:第一个维度是产品的交付方式,它决定用户是一次性获得知识内容,还是多次持续性获得知识内容。第二维度是产品的收入模式,它决定产品的目标是获取用户,形成流量平台,还是直接获得收入,形成商业化产品。
知识商业画布
知识商业画布,是我们理解整个知识经济各参与主体、相关平台的角色分工与运作关系的重要工具,它包括七个部分:
1、平台/产品:确定分析主体是知识平台还是知识产品公司。
2、知识生产者:知识极客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内容来源。知识生产者包括五类人群:知识原创者、知识传播者、知识产品经理、知识经纪人、知识价值领袖。
3、知识消费者:知识的消费者,消费内容和支付费用的群体。
4、资源方:平台或者产品的资源方。
5、商业化产品:获取收入的产品。
6、生产型社群:由内容生产者组成的社群。
7、消费型社群:由内容消费者组成的社群。
三、术:知识付费时代,知识消费者如何做一个精明的人?知识平台如何创造知识?
在前面势、道两大内容的基础上,方军也给出了知识消费者的生存之道,以及知识平台如何更高效地创造知识。
1、知识消费者:构建知识体系对抗碎片化,做一个精明的人
要成为一个精明的知识消费者,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认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要认识到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领域,未来还需要补充学习哪些新的知识领域,从而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第二,要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我们应当首先掌握这个领域的总体框架和体系。建立知识体系,可以阅读领域的经典书籍、找领域大咖等方式。有了知识框架后,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应用领域的各种新知识。
第三,通过输出带动输入性学习,通过使用提升学习效果。关于第三个输出和分享,补充一个花式输出的概念。当下是输出性学习的好时代字有微信公众号、简书、微博、知乎和豆瓣等;语音有喜马拉雅、荔枝FM等。除了这些线上平台外,还有好多线下的演讲、朗诵和读书分享社群。作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学习者,一定要努力尝试花式输出,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输出这种可视的成就感持续激发学习的热情。
2、知识平台如何创造知识:半成品、压力环境、方法论、协作众包。
作为知识商业画布的核心,知识平台和知识产品提供方,可以多实践来自成功的知识平台的产品方法论。
第一,用半成品的思维打造知识产品。优秀的产品本质上都是完美的半成品,它会邀请用户一起去完成,只有用户参与完,这个产品才算最终完成。比如一部iPhone手机,用户买回家后,还必须下载用户自己喜欢的各种APP后,这个产品才算最终完成。
第二,创造有意义的压力环境。传统的商学院,都会努力让学员在入学、结业时,通过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以激励学员进行驱动式的学习。互联网知识产品也可以将这一原则应用到产品设计之中。
第三,引导用户学习方法论思维,而不是直接获取结果。学习高手们的案例,需要我们去学习他们的方法论、思维模式,而不是具体的行动建议。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现状,制定出自己的计划。
第四,应用协作和众包的知识创造思维。大规模的协作可以创造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并且降低成本。举一个例子,汤帅是 一个PPT制作专家,他开设了一个付费的饭团,之前在饭团平台发起了一个集体收集PPT素材和模板的集体任务。首先他将PPT素材的收集范围进行类别的划分,比如包括PPT封面、PPT目录、PPT图表、PPT逻辑图等等,然后将任务细分给相应的分组成员,然后通过持续性的群员的协作,最终完成了一个分类全面、案例丰富的可用PPT素材案例大礼包,这个礼包通过群体协作和众包的方式,以低成本的运作,最终整个的组员都获得了这个知识产品。
附:书单
方军《付费》一书,也参考了大量的经典学者的论述和著作,这些知识源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料,它们涉及知识、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商业、管理等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继续学习,深挖知识付费的理论源泉!认真读这些源头的书籍,相信会有别样的收获。
奥托•夏莫《U型理论: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
《知识社会史》
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
T.S. 艾略特《岩石》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
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
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公司》
马克斯•博伊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
堺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
戴维•温伯格《知识的边界》
吴声《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作家之旅: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
戴维•珀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方军《创意,未来的工作方式》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安迪•格鲁夫《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
史蒂文•约翰逊《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简•麦戈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纳西姆•塔勒布《黑天鹅》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商业模式新生代》
阿图•葛文德《清单革命》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乔纳森•卡根、克雷格•沃格尔《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
彼得•蒂尔《从0到1》
本•霍洛维茨《创业维艰》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
韦尔奇《商业的本质》
凯文•凯利《必然》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