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曾被朋友的家长贴上了一些标签,如“长得好看没对象肯定哪里有问”,“性格外向肯定私生活不简单”,“工作能力强自立肯定经历复杂”等等。听到的瞬间无语了,这是什么逻辑,先不提这些特点本身是否有直接关系可以推导出结论得到标签,把这样的的标签贴在我头上,往往是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而站在一个制高点进行评判。
“贴标签”是我之前从走心未正视过的一个概念,这个突发事件触发了我的深度思考,深入了解后很想要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贴标签是什么意思”,百度词条解释是: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简单的说标签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迅速的对某个方面做高度概括。标签有存在的意义,优势是概括和分类时省掉了时间精力教训。缺点是,准确性不是百分之百,有误伤和错漏的可能。
我认为我们在给自己或者给他人贴标签的时候都要谨慎对待。
第一,贴标签是很有影响力的,结果也是双面的,很容易对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老师给一些学生贴上等贴上优等生的标签不仅是一种客观评价,也包含着主观的肯定和期盼,鼓励学生继续按照优等生的轨迹取得的优异的成绩,而差等生的标签往往会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甚至因为错误评价让一些本身的成绩上课,却因偶然事件考砸的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和负面评价, 从而造成心理阴影,逐渐失去自信,变成真正的差等生。在家庭和教育中,贴标签,这个技能是一定要慎用的。
第二,标签仅仅是事物在某个领域高度概括的特性,而每个事物都会涉及到很多的领域,也就是每个人身上会有很多的特点很多的标签,当收集的标签越多,越有利于分析。可绝不能轻易给事物下个定义或结论。通常标签代表局限的,片面的看法。
1,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会呈现不同的侧面。不同氛围和场景会让人的行为习惯及标签发生改变。比如内心狂野的某人进入到一个环境干净整洁的场合,他的行为也会比较规范,说话会比较彬彬有礼。同样即便一个多么恪守道德和法律的人进入到,充满破窗垃圾的脏乱街区,行为也会相对随意。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描述成破窗效应。那我们要在各个场合,在家,聚会,职场。但是人们总是看到一个人在某一个场合的样子,他就会以为此人在所有场合都这样,这就是她对此人印象和标签。
2,很多时候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是他性格的投射,就是所谓的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鲁迅对于红楼梦的读者有一段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就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乱,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人们都知道,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对小说如此对一个活人,也会发生类似的感受,一个人觉得自己快乐时也会认为其他人很快乐,即便他可能刚违章停车被贴条,而当此人充满怨气的是看到一个人稍微发一点牢骚也会给对方贴抱怨着标签。
我们的一生中,在自己用标签概括人事物的同时,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会被人贴以某种标签,当一切的标签多到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和凌乱时,我们就会产生,我到底是谁,我在哪里,我能做什么的念头。 时刻期待能让自这种不舒服纠结凌乱消失,很容易会被这种情绪左右到安全感尽失,特别期待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如我近期听到的“酒神,女汉子,小迷糊,女神,胖圆球,千杯不倒,一出山海关,横扫东北三省等等评价。”我自己并不认同这种标签放在我身上合适。因为这些词汇也就是对我某个个时刻某个角度片面的概括,但是不会对这种归类不那么反感。我只是认为这么做似乎对被贴标签的当事人有些不公平。因为他这种做法往往是把信息偏移了,造成判断错误,拿管理学家罗杰道森的名词来说就是“固性化偏移”。当然,也有“可得性偏移”的因素,往往以自己重视或了解更多的信息来判断。
以我为例,我就是那个曾经的差等生,初中三年,是我曾经经历过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岁月。 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初中班主任身高体重,姓甚名谁,教训我时扭曲的五官,以及他说过最让我扎心的话。
当时我对自己,对整个世界都还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接受那些标签和设定后,破罐子破摔,从初一入学时那个懵懂积极向上的女生渐渐的接受他的标签,一度认为自己做什么什么不行,自暴自弃,中考的成绩只有300分。
那个暑期,我这个多动症的少女抑郁沉寂了两个礼拜,第一次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正真意义上的思考,在与父母的商讨和讨论后,提出要复读初三,我并不想认输得那么彻底。在复学第一天报道时,妈妈带着我去见我的新班级班主任丁老师,一个刻板形象的女老师,用不太正统的普通话问我:“我看你挺聪明能干的,想让你做班长,你有没有这个勇气。”我不知道她如何在听完我以往的斑斑劣迹后能冒出这个念头,也不知因为什么说出这句话,但是当时突然的鼻酸,答应后又惶惶不安的害怕让那个认可我的人失望,自那以后,突破天际的爆发我所有的潜力,第一次班级模拟测试获得第一名后安心,我偏科,数学一直没及格过,但是一整年级每次模拟考试总分一直占据班级第一的宝座,。
那个完全自我放弃的我,如果不是因为那个聪明能干的标签改变人生的轨迹,真的就可能在第一个老师的差等生标签影响下,去蓝翔技校学挖机,后续顺利走上祸国殃民的路了。不会顺利考上大学连续拿四年奖学金,顺利重新树立起来对自己人生的信心了。
显然,并不是我的智商有问题,当然老师也只是完成他的使命,是我自己错误接受了他人对我笼统认识后给我贴的标签设定。因此当一个人评价你无能不靠谱,你需要查询一下,也许他的评价是片面的,也许问题出在她的身上,有可能只是因为自己的状态,而把情绪投射到你的身上,如果你因此焦虑,担心自怨自艾的话,就属于他犯了错,你却为他的错而挨打。
对于正确对待标签,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假如你对自己的认识跟别人认知还是有交集的。那往往这个交集的标签,即是你的自我认同,也是别人对你的认同,这个标签往往是“标签很久远,一颗永流传”自身固有的,不妨把这个交集看做是自我标签。
第二,强调自己愿意成为的那些品质, 你愿意成为什么人就强调什么,慢慢的他们也会认同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成为果断的人,同时在很多件事情上都很果断,并持续不断的强调果断。即便在之前被贴了犹豫的标签也会改变别人的印象和看法。用自己的毅力改变自己的现状。
第三,其实贴标签不可怕,可怕的是贴上的标签不随着事务与认识的变化而撕下或者改签。每个人性格中真实的自己都一直随着自身经历和感悟在变化,如果有人给你贴的标签真实体现了你的弱点,不要持续的悲伤别扭直到自己接受了这种设定,从标签上的娘炮或者女汉子,变成了真正的这种人。
不要轻易给他人贴标签,也不要轻易被其他人的标签所误导。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宇宙,善待自己,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