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九月中旬,我参加的有书写作训练营。历时四十多天的学习之后,我们导师又把我们相聚在一个群里——千阳训练营。大家继续一起写作。
到如今,我所在的千阳训练营,还有四天就整整一年了。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群里有人来,有人走;有的小伙伴走时还会跟大家怀念共同在一起的时光后,说一声“再见”;有些小伙伴们,就悄无声息地走了。等到我们发现群里人少了的时候,也不知道她(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这些,我们也都能够理解,可能有的人就是不喜欢告别。不过,说心里话,我更喜欢跟大家说一声再见的小伙伴。不过,世间缘来缘去,本就如此。谁也无法强求。
我回想了一下,自从我下载微信之后,里面的群并不少。但是,只有在千阳群里,我是每天都会光顾。虽然群里的小伙伴,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相距千里之外,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我们每天相互交流,我们彼此也都习惯了大家的存在。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的兴趣一致,还是“以文会友”会更容易让彼此真诚交流。这么遥远的距离,丝毫不影响我们相互之间的信任。
不管谁有了开心还是不开心的事情,只要在群里说一声,马上就会得到其他小伙伴的关心。小伙伴们的开心,大家相互分享;小伙伴们的不开心,大家帮忙分担。
但是训练营还有最主要的“作业”,是每人每日最好一更——就是写一篇文章。最开始,大家的兴趣正浓,也不管是不是有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每人每日一更后,还会有专门的人点评大家的日更。那时的我们,只要是轮到点评的人时,那她第二天肯定会有“熊猫眼”,因为为了完成点评,熬夜在所难免。
时间长了,还有很多人都是宝妈,再加上大多数人上有老、小有小的生活和工作,我们觉得这样的负担的确太重。于是,开始分组点评,每五人一组,轮到当天点评的组时,不仅自己的日更要早早完成,还会在空闲时间,去群里催没写的小伙伴快点写。虽然工作依旧有些累,但是那时的热闹场面,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因为只有我当时所在的三组,我和现在一位已经离开的小伙伴,会到群里“花式催命”地催大家。
这样的分组点评又持续了一段日子后,时间也慢慢地走到了年末。在单位工作的人都了解,越是年末,作为职场人士越忙。于是,我们按照大家的状态,又进行了改变。时间、环境不能改变的时候,改变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正确的选择。我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商量后,改为“有感而评”。因为每天大家都会把自己写完的文章分享到群里,有喜欢看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点开看,如果那篇文章触动了她(他)的某种情绪,那就可以直接写在群里。这样的点评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
但伴随着这三种点评方式地不断改进,有善于做表格的小伙伴,主动把我们群里每个人的名字还有日期,做成了“日更记录表”。表格做好了,那得有人每天往里填写啊!我看着那个表格,以及自己的工作还算轻松,就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份工作。就是因为我除了过年能够休息几天后,全年无休。所以我虽然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填写,也正因为我每天都上班的原因,我对于这样的日期,也许因为太习惯,就不再往心里记了。毕竟,这不像是朋友的生日,是个特殊的日期,我基本都能够记住。反倒是太习以为常的日期,我只知道做事情,但是真得记不住这样的日期啊。于是,我忘记了我们这个群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刚在,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特意去群里问了下大家,这个群什么时候开始的。经过四位小伙伴的你一言我一语,还有日更为证的情况下,我知道了,我们这个群,是2020年12月24日开群的。
其实,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虽然,写作,也可以疗愈自己的内心,但是,如果钻牛角尖的话,也容易走出不来。但我相信,既然现在依旧留在这个群里的小伙伴,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那就应该把你自己选择的路,走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无论是阳光大道;还是林荫小路;哪怕是羊肠小道,不也有你自己的特色嘛!
一周年倒计时还剩四天的千阳小伙伴们,虽然现在我们写作才即将一周年。但我们也都知道,一周年的写作,还不算绚烂。我希望我们这个群里,一直持续写作的小伙伴们,将来的某一天能够真得配得上我们这个群的名字——千阳。每个人都是向阳而生的小太阳,各有各的灿烂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