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
古典小时候玩捉迷藏的游戏,为了不让小朋友们找到,他不惜在臭水沟下面,忍受着被万千蚊子咬和阵阵恶臭,躲了整整15分钟,以致回家被妈妈搓洗两个小时,两天后身上还散发出难闻的味道,而他却心甘情愿。
如果不是对捉迷藏有兴趣,他怎么会把自己置身于如此恶劣的环境?这种对喜爱的事坚决要跑赢的心态,一直伴随他成年。
我们以为他在艰苦奋斗,其实他是兴趣盎然。可见,兴趣能让人做出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乐无穷。
二、《爱迪生》
爱迪生小时候对“大自然”特别好奇。在鸡窝蹲着孵小鸡,去野外捅马蜂窝、为研究“火”不小心把房子点燃,因为问老师为什么“1+1=2”被学校开除;因为偷懒发明“定时信号机”而被铁路局开除。
这些事对爱迪生来说不算什么,他专心致志地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上,以致终于一天,经过无数次试验失败后,发明了造福人类的电灯泡,从此千古留名。
在爱迪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兴趣的能量。一个人只有怀着强烈的兴趣,才有足够多的动能去坚持。
三、《王小波》
王小波是个非常有趣的人。虽然在别人眼中他的生活并不有趣,上过山下过乡,当过民办教师,混过讲师,长得也并不怎么样,过着穿裤衩买菜、抽烟、混饭馆的生活,他不搞论文、不评职称,不理世俗的功名利禄,只埋着头写小说。
只有当你看他的小说,时常被一段文字警醒,或又忍不住“呵呵”傻乐的时候,你才会觉得在他的头脑中、思想里,生活并不平淡,而是非常有趣。
今天,王小波留下了很多部受当代青年欢迎的小说,被誉为“文坛偶像”。他以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在无趣的环境中去寻找有趣,是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