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参观完了藏南和后藏地区后,我按照行程赶了个早前往纳木错。这片藏民们称为的“圣湖”是许多旅行者的必达之地,我在去之前便在网上查了一些图片和资料,预习着在圣湖祈福的时刻。,然而,前一天晚上拉萨下起了雨,我隐隐担心着当天的多云天气。
当我们终于踏上了扎西半岛,天空覆盖着黑压压的乌云,远处的天空虽然有亮色,但也呈现着要被同化的趋势。我一个来过西藏的朋友曾说,在西藏,天气好就心情好,反之,天气不好心情就不容易好。是啊,我们一席人包车前来,司机师傅说参观时间是两个多小时。
没过一会儿,我同行的一个游客就失望地看着手中的单反,说了一句“看来这是要让我们重新再来一次的意思吧……”很显然,大家对那一刻的纳木错感到了些许失望,恨不得齐心协力把头上的那大把大把的乌云给拽出千里之外。
扎西半岛的一边可谓是游人如织,离入口较近的区域占满了供人拍摄的牦牛和抢在第一时间合照的游客们。我刻意加快脚步走向另一头,一路上看到藏民将一头包裹重物的哈达扔进湖中,掀起巨大的涟漪打扰了湖底的冷水鱼。我知道那是他们转湖祈福的方式,那些鱼儿吃着投来的糌粑碎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走得有点累了,于是坐在湖边歇歇脚,手肘边堆了几个玛尼石堆。我把穿着运动鞋的双脚伸向湖面,刚用手机咔嚓了两张,湖面开始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索性自己带的是晴雨两用伞,撑着罢了,看来天气是不太帮忙,我和同行者开始拿出包里的零食,打发这突如其来的沉闷。
西藏的天,小孩的脸。虽然前一刻散着雨点,在我吃完第二包饼干的时候,一缕缕阳光渐渐撒在了湖面上。湖水由深蓝变成了碧蓝,周边的游客也开始欢腾起来,有人还高呼起来,太阳终于来啦!可不是嘛,头两天在林芝躲着太阳的自己,也兴奋地把伞收了起来,谋杀菲林的时候到啦!
由于那天早上天气偏凉,尽管是七月的最后一天,我仍穿上了白色棉服御寒。不出我预料,我们头上的大片乌云就是强力的风姑娘给吹跑的。我们在一片阳光和强风下继续沿着湖畔前行,湖面的颜色随着离岸边的距离有了美妙的变化,不知是不是白云和乌云在那“镜面”上的倒影重叠。
有阳光的照射下,阴雨带给我的冷冽得到了温暖的融化。我用手伸进清澈可见底的湖水中,竟还感到了瞬间回归的冰凉。我不知不觉走到了湖边高处的纪念石碑前,默默地看着游人在前面招手留影,别人问我要拍照吗,我摆了摆手,不爱在太明显的招牌下表示自己到此一游。
在纳木错,藏民不行船、不钓鱼、不洗涤,她倚靠着念青唐古拉山的坚实胸膛,似一个纯净如镜、纯美如雪的度母。整个湖区好大,我转了两个多小时才转了一部分,望着远处举家来转湖的藏民们不断前行,我朝着相反的方向归队,每走一段路回首那越发湛蓝的天空和湖面,心里的惋惜可能多过于满足。
我不太情愿地坐到了车上,原来自己算最晚回来的几个,且丝毫没有高反的不适感。车开始飞驶,我侧头望向窗外,或许,再过一两个小时,新的一大片乌云又将重新笼罩在纳木错的当空,而那时的湖面形成了一条碧蓝碧蓝且扁长扁长的绸带,谜一般地飘扬在我的眼帘,又不断地散落到天际的云海中。
纳木错有一场被叫醒的梦,因为是梦,沉睡时瞬息万变,睁眼时才意犹未尽。车子渐行渐远,我戴上墨镜开始打盹小憩。忽然被一个急刹车给震了下,我模糊看到眼前的青山绵延、雪山浮现,嘴角禁不住微微地上翘。
纳木错,我相信会有一天,我们的重逢,会在阳光下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