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姑被找到的消息,在村子里热闹了四五天,后来渐渐没了动静。
李艳的工作属于上支下派的中间岗位,偶尔要回复书记的信息,更多时候却忍不住一颗八卦的心。
李艳从周围村民的口中慢慢了解了事情的发展,内心隐隐作痛,也感到一丝凉意。
傻姑的家人——姐姐、妹妹、兄弟、侄女——都去收留她的地方看望她。傻姑谁也不认得,但兄弟姐妹们一眼就叫出了她的名字。
傻姑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些陌生的亲人,很久很久,最后抽噎着哭了出来。
工作站人员和傻姑的家人商量什么时候接她回家,结果是还在讨论中。
原来傻姑的家人,这几天反复盘算:如果把傻姑接回家,就得有人负责养她,将来老了生病还得照顾;如果不接回去,让她在收留点这样过一辈子也挺好。
家里谁也不想多一份负担,多一个累赘,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维持现状。
这样的结果,谁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事情就一拖再拖。
你可能会问,这么多年傻姑是怎么过来的?
说到这件事,可能会让人觉得陌生人反而更温暖,更有爱。
工作站人员介绍,收留宋傻姑的是一对老年夫妻。据他们说,傻姑已经在他们家生活了近30年,之前的情况他们并不清楚,自从收留后,傻姑就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事情有些巧合。当年傻姑流浪到老两口做生意的摊位前,想讨口吃的。老两口做早点生意,卖炸饼、油条、豆腐脑。他们没有儿女,见傻姑可怜,就给了她一份早餐,让她吃饱。
没想到,傻姑就这样一直守着摊位,半个月都舍不得离开。每天,老两口都会给她吃的。渐渐地,他们发现,自从傻姑来了以后,生意变得格外好。
老两口想着,反正没有孩子,给她口吃的也没什么,更何况生意也好了。于是,傻姑成了他们的伙伴。
在老两口的照顾下,傻姑被收拾得干净利落。他们本想把做生意的手艺教给傻姑,但她学不会。考虑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出门做生意的机会也少了,将来恐怕无法继续照顾傻姑,所以才有了把她送到收容机构的打算。
收容机构的工作人员说,老两口送傻姑来的时候,老婆婆一直掉眼泪,说这些年已经把傻姑当亲闺女一样,这突然要分开,真舍不得。
老两口走的时候,傻姑也哭闹着要跟着。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把她留下。没想到在慢慢交流中,她说出了自己的一些信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陌生人的关爱和家人亲情的缺失,让李艳既感动又寒心。人到底要怎么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家人的日子,普普通通的农村人,不穷也不富,多一个累赘不如没有。大家的责任落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人主动分担就成了难题。
大家的做法和顾虑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但这件事提醒我们:要有爱家人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好好爱自己,才有余力去爱别人。
让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温暖别人,让每一颗心灵都有安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