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如何避免采坑: 花了近万元买到的教训

今天突发兴起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微信支付账单,发现了一个让人心塞的事实:过去几年间不知不觉为知识付费买了许多单,囤积了无数课程。以下是一些不完全的购买记录:
沪江日语课 ¥2300
刘轩的心理学课 ¥69
三公子理财公开课 ¥68
下班后写作课 ¥99
千聊穿搭造型课 ¥69
蚂蚁私塾 ¥199
谢老师的人文课堂 ¥1999
女神训练营 ¥1899
改变自己会员 ¥199
得到听书会员/专栏/课程等 前后花费超过¥2000

这么多消费中,完全读完的并不多。有的是因为开始学习了之后发现内容一般、不值得再花时间学下去了;有的是因为现阶段暂时用不上,就失去了继续往下学的动力;还有的是因为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就搁置了。

根据我不成熟的经验,想要避免在知识付费中采坑,在购买前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

对于技能型的课程,先判断自己现阶段是不是真的需要?

我也买过一些Excel/PPT之类的职场课程,但事实上我在工作中能应用的场合非常少。长期缺少使用的机会,自然学习的动力也会随之减少,因为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研究,还很少能看到自己的成果。缺少“反馈”这个环节,对学习的热情和效果都会打折扣。

对于拆书型的课程,先考察拆书人的背景和风格:

市面上的拆书课程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书摘型:类似于语文考试中的“归纳中心思想” / “故事梗概”,只是把整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个精简,并没有过多添加自己的东西。

2.漫谈型:从一本书的核心观点出发,讲到其它书上的类似观点、发展过程、或是自己的相关经历和思考,旁征博引。这需要拆书者有非常高的知识储备和比较丰富的经历。

3.应用型:比“书摘型”更进一步,除了拆解了书中的核心内容之外,拆书者还会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给出正面应用/反面应用的例子。

对于语言、健身、写作这些公认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的技能,“坚持”本身比上任何课程都重要:

我上过不少写作课,很多课程一上来就指导8大标题套路、10大文章模板之类的。说实话,我真不觉得会有多少人听完之后能把这么多套路全都记住。在写作这件事上,我始终认为内容本身的价值比内容的展现形式更重要,就像英文里所说的"Do the right thing”。

学外语也是一样。考英语阅读时,很多老师都会介绍针对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比如说先看题目、找出关键字,再回到文章里找相应的答案。这种方法是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但在我的英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我发现从头到尾看完文章、再一题题解答,时间和准确率都绰绰有余。

也就是说,在没有把“道”的基础打好之前,学再多的“术”都是在浪费时间。


30天日更挑战: Day 5 / 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5评论 3 13
  • 1.0 如果我问你,请用一个词来高度评价一个人,你会用哪一个词? 放在过去,你可能会选“善良”、“能力强”这样的词...
    冰临池下阅读 26,382评论 0 0
  • 第一篇 凯凯哩才不会做一个不热爱生活的笨蛋 希望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地方,从今天开始不定期记录真正...
    凯凯喱阅读 398评论 0 0
  • 思维空性、每日一播、咖啡冥想,均已完成! 一、思维菜被毁空性 1.不管怎么看待外部世界,都是对的。 邻居是对的,一...
    银菠萝蜜阅读 218评论 0 0
  • 1 盗梦空间里的男主为了让富二代解散他老爸的公司,潜入富二代的梦境中,制造了一系列的梦境,最终使富二代解散了他老爸...
    奶爸阿奇阅读 95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