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涂鸦,我这不安的心

最轻松的一个半月,我却什么也没有干、没有学、没有写,似乎按了一个堕落键,让我可以沉沦下去。

可是,一个人若是闲得久了,总会生出许多不安,总想找点寄托来安慰抑或冲淡这种不安。

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一次次打开手机,一次次打开键盘,又一次次关掉手机、关掉键盘,就是反反复复的纠结中浪费时光,消磨心性。

无数次的事实证明,自己仅仅是一个不安的自己,一个需要客观来推动主观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驱力,也没有什么自觉性,仅仅是一种不安的本能在滑翔。

当一个计划以严谨而完整的形态出现之时,正是这个计划灭亡之时。出生即死亡,完美从来都不是美。

傅盛把一个人的认知状态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一共是四个境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人到四十,我大体上处在第二与第三层境界之间,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即便如此,依然有些迷茫,总觉得真实的自己没有别人口评价的那么厉害,真实的能力也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优秀;总感觉自己付出的太少,而得到的太多,尤其是对核心能力没有什么贡献,却迎来了不错的口碑。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能不配位的现实,总是让自己心理非常不安。

面对可能面临的岗位变化,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却也是面对第一次真正的挑战。成与不成还需等待,还需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成了之后,总要给自己一些交代。

这么多年的隐忍,断断续续的学习,自以为掌握了一大推方法论,总要找一个实践之地,行与不行有个说法。

与之变化的还有家庭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父母年龄渐渐大了,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作为儿子,不能陪伴父母,反而让父母为自己劳心费力;作为父亲,不能教育子女,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爱人身上。

人到中年,兜兜转转,我们总是无法选择自己的路,却可以让自己的每一条路走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对得起单位,也对得起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