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语言与诗歌的语言

语言的 特点:词语、句式、风格,这里面伴随着写作技巧

一、用语特点角度

1、用词特点:

a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的搭配:

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是褒是贬

语体色彩:文言文、口头语、书面语、方言

b叠词、关联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

2、造句的特点:

a句式: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

            整散句的搭配

            长短句的使用

b修辞手法的判断与运用

二、语言风格角度

1、豪放与委婉

a豪放:景象,境界开阔

              动词,富有力度

            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

            修辞手法,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b 委婉:对象,纤巧细致

              情感,细腻缠绵

              画面,色调柔和

            修辞手法,少用排比、夸张、设问

2、直露与含蓄:

    直露,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表情达意不直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

3、质朴 与华丽

质朴 :语言通俗话、口语化、少描绘性语言

(平实)        修辞手法,少用修辞 手法

华丽:语言多用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

(典雅)修辞手法,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

4、庄重与诙谐:

庄重:话题较为严肃、

            语言凝重、 

          句式 整齐而绵长

            关联词运用  完整准确

诙谐:修辞手法: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性

5、简洁与细腻

      简洁:多用短句,语势流畅

      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

1、平淡与工丽:(朴实和华丽)

平淡:“采菊东西下,悠然见南山”

      语言 朴素,平淡中有深意

工丽:  “红浸珊瑚 短,青悬薜荔长”

(绚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2、直率与含蓄(直露和含蓄)

直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委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清新、明快、自然

清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比喻新颖,用语通俗,大多田园山水诗

明快:斩钉截铁的表达诗人的情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自然:不留 雕琢,多用口语,较少炼字,平白如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清幽、雄奇、豪放(根据描写景物的特点)

      清幽: 清净幽深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雄奇:博大而新奇的形象

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豪放:直率而有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凝炼:经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 、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穷的境界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沉郁: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写社会生活,使生活画面笼罩着忧郁的色彩和悲剧气氛,,并培优严格的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典型的就是好杜甫

此外还有:准确、生动、形象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豪放 题材多为雄信伟业,描写的景象境界多开阔,多运用富有力度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积郁昂扬的...
    蓝天游云阅读 6,037评论 16 53
  • 今天要写自己喜欢的作者风格,巴特...... 其实我对“文章风格”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心里大约知道细腻婉约或是犀利尖...
    A沙漠里来的悍将阅读 448评论 0 0
  • 导语 初中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部分,经常有考生因为阅读理解而丢分...
    红碧翠秀阅读 1,231评论 0 5
  • 第一编先秦文学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
    公华教育济南阅读 1,799评论 0 2
  • 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十分重要。 整体感知包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对文章思路的了解。再次是对于 文章重点...
    时光笑了阅读 65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