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扔掉书本、放下工作,出去看看世界有多大的你们。
间隔年(Gap Year)是近来流行的一种说法。指大学毕业后暂不工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做长期旅行,在步入社会前体验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可指社会人士辞职去旅行,从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跳出,调整身心或重新开始人生。
在“间隔年”尚未盛行的年代,我就曾有过那样一段经历。
读博的第二年,我曾远离学校,过了一年吃喝玩乐、离经叛道的生活。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口号越喊越响的现在,我想分享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犹豫是否开始间隔年的人一点参考。
间隔年的目的大致分两类:一是为了提升自己,二是为了逃避现实。我属于后者。
读博期间我遭受了一些打击,以至于第一年没结束就读不下去了,抑郁到了无法看书写字,无法正常饮食的地步。经过半年多的挣扎与彷徨,我做出了退学的决定。
但周围亲友都劝我坚持。在他们看来,一个拿着丰厚奖学金来读博的优等生,突然说要退学真是不可思议,大家只当我是在耍性子,纷纷劝道:“还是好好读书吧,拿下博士学位就好啦。”
我既没有勇气退学,也没有心情继续读书。进退两难之下,我从学校所在的荒僻山乡搬到了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东京,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
我觉得自己本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可惜多年被应试教育耽误,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想做的事一样也没做成。我要把失去的青春补回来,要真正地为自己而活。
由于我没有退学,可以说是半Gap year。博士的课本来就少,老师也不管,我很少去学校。我的生活费主要是靠此前一年半积累下来的奖学金。
我选了东京最繁华的地方,(宿舍床位,所以不太贵)把乡下那些没用的书本、家具、用品通通扔掉,只拎了一个箱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东京,开始了间隔年的生活。
那年我26岁,无业,无对象,即将面临失学,人生失败的大龄女青年典范。但在那一年中,我活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彩。
一、旅行
很多人把间隔年等同于旅行,这是片面的,间隔年是去另一个环境体验不同的生活。
当然,我在那一年中的确也去了不少地方。(由于资金有限,只限于日本国内)从北海道到九州都逛遍,东京更是足迹遍及每个角落。当年义工旅行还没有兴起,我也只是停留在“旅游”的层面,风景看了不少,却没有得到多少心灵上的启迪。
不过如果从国内人的角度来看,在日本每天吃喝玩乐的我,本身就像做了一场长期旅行吧。
二、学漫画
间隔年就要做以前想做而不能去做的事,比如学漫画。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漫画家。也曾投过稿,也曾信誓旦旦地要出道,但后来因学业繁忙等原因渐渐荒废。读书的失败让我忆起了儿时的梦想,我总觉得自己在漫画方面很有才华,只是没有接受系统训练,便去一所漫画学校报了名,每周去上两次课,持续了一年。
此外,我还学习了两门外语——蒙语和法语,都是在私人的小型培训班。
三、参加活动
东京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这一年里我几乎把能体验的活动全体验过了。春天赏樱,夏天的烟火大会,秋天的红叶祭,冬天的彩灯节。听免费的文化讲座,给电视台的教育节目当观众,体验茶道的流程,去漫画节帮同学摆摊,去面店端盘子和调酒,还有各种培训班的试听课——乐器、设计、游戏等,忙得不亦乐乎。
四、享受生活
我住的地方是外国人会馆,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有留学的、有旅游的,也有来体验生活的。在这里我的身份是漫画学校的学生,谈论的都是轻松愉快的话题。从他们口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义工旅行和间隔年,也知道读书和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唯二选项。世界很大,不同的人选择着自己生活方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不去学校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就是睡到日上三竿,然后在逛街、画画、看闲书、刷剧、做饭、看电影、散步、聊天之中选择喜欢的选项。
这种没有压力,随心所欲的生活,相信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理想的状态。
但是,我并不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失去了新鲜感,再美的风景总有看腻的时候,再多的活动也有烦的时候,同样的状态持续久了,我便陷入一种虚无的惶恐之中。
我到底在干什么?我到底要干什么呢?我开始思考起这样的问题来。间隔年给我带来痛苦的主要原因是:
一、与社会脱节的“真空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圈子。虽然这些会造成束缚,但也会带来安全感。这是我在脱离了“正轨”之后才意识到的。
拿我来说,不读书,就与老师同学没有了共同语言;不工作,与职场的朋友也没有共同语言;没对象,与已婚人士无话题。感觉自己像是在真空里飘着,特别孤独。
我只能与那些萍水相逢,同样“飘着”的异乡人聊天。那都是一些表面的,浅显的交流,无法深入内心,也形成不了“人脉”。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那又怎样呢?
至于“艳遇”,只有n次失败的相亲经历的我没资格谈什么。劝大家也不要迷信gap year能遇到真爱的说法,当然有人会幸运地邂逅真爱。但从现实角度来看,两个人的结合还是要建立在共同的三观和物质基础上。一个无业无经济来源无未来规划的人,人家看上你哪点呢?喜欢你放荡不羁爱自由么?当然,如果你足够美,当我没说。
二、生活意义的“缺失感”
刚开始进入间隔年时,我们或许只是想从之前的生活中逃离,从未想过要做什么有意义的事。但吃喝玩乐的日子总会腻。无论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告诉我们人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要体现自身价值。
虽然我们会诟病中国社会逼人太累,羡慕外国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但真的让你去过那种日子,你未必受得了。我亲眼看着宿舍里的妹子们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不是抱着电脑刷剧就是抽烟闲聊,晚上一宿一宿地泡吧,喝得醉醺醺回来。周而复始,挥霍青春。
我真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意义,也不想这样过。
三、自我提升的“挫败感”
我学了那么多东西,听了那么多讲座,但到头来能派上用场的一样也没有。虽然可以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但经历体验之类往往是遮羞布,遮挡掉一事无成的挫败感。
就拿学漫画来说,老师教的理论很有限,主要还是在自己练习。我并没有太刻苦,提高的幅度也不大,脱不了业余玩票的性质。我们班有个来自北海道的男孩,自学板绘,为了当插画师来到东京,边打工边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每天刻苦绘画、不停投稿,将自己的画挂到网上,终于等来了约稿的人。他还将自己的16页漫画印成小册子去漫展售卖,得到读者的青睐。
跟他相比我真是汗颜,不仅没有为所谓的梦想做出努力,而且也完全谈不上有才华。
我学的两门外语也都不了了之,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四、金钱上的“窘迫感”
没钱,是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最尴尬的事。前面说过,我的生活费是靠之前节省下的奖学金。虽然我也零星地接一些翻译的活,但并不稳定,我也志不在此。至于去便利店、超市、餐厅打工,我更是不屑。之前都是靠脑力挣钱,突然改为体力劳动,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
我渴望的是凭自己的才华赚钱,比如像我那个同学一样出售自己的画册,或者像街头艺人一样卖自己的CD。然而问题是,我既没有什么才华,也没做出任何努力。
经历了间隔年,我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才华横溢个屁啊,明明就是不努力还装逼!
所以我在玩了一年之后乖乖回去读博了,后来博士毕业,当老师,回到了人们心中的“正轨”上。那么,间隔年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一、巨大的心理落差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想通道理是一回事,接受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我在告别花花世界,回到枯燥的书本时心理落差很大。这种痛苦不仅贯穿了我的博士生涯,甚至持续到工作的前两年。
我感到无法融入周围的世界,很难与人交流。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世面,不是太无趣就是太庸俗,而我在其中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如果早两年让我谈间隔年,我只有负面评价。但是渐渐地,随着我慢慢调整心态,扩大交往圈子,这种落差感也缓和了许多。
二、开阔的视野
心理落差不完全是坏事。它督促我继续折腾,去看更大的世界,体会更多精彩和有趣的生活。我每年都会利用暑假去进行“间隔月”,去过欧洲旅行,去过埃及做义工(入埃及记),以保持我探索世界的热情。
对于那些奉劝我“别瞎折腾了,赶紧找个人嫁了吧”,“当老师多好你还不满意,你知道公司上班多累吗”的人,我只是淡淡一笑。人生的路何止千万条,有能力的人才有资格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三、清醒的自我认识
正因为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我不再像原来一样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去反省自己,思考解决办法。
刚上班的某段时间,我觉得真是干不下去了,每天一睁眼就是“辞职”二字,诱惑地向我招手,但我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辞职容易,如何继续生活才是问题。
工作的目的不过是“养活自己”和“实现价值”。如果我离开现在的工作也能实现财务自由,并找到生活意义,那辞职根本不是问题。但我做不到啊!
所以还有什么好说呢,闭上嘴巴努力吧。
四、改变自我的动力
我本是个懒散的人,但折腾了那一年后觉得自己靠谱多了。以前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现在知道努力坚持了。比如以前学外语边学边扔,如今把韩语考过了最高级(学废了五门外语后,我是怎样把自学坚持下来的);以前写了无数篇只有开头的小说,现在从13年开始写的长篇,已经有18万字,微信公众号做了一年多,十几万字;从去年底开始玩简书,也更了几万字,收获几百粉丝和赞赏。以前从不锻炼,健身卡也形同虚设;现在坚持健身,还请了私教。此外,参加的读书、写作小组也都顺利坚持了下来。
我明白“玩”是没有用的,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所有的困惑、烦恼都还在。而人生是有限的,应该把时间用来提升和武装自己,由能力和才华来支撑自由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我最后想说:间隔年还是利大于弊的。如果你想要体验一把间隔年的魅力,并且做好了经济和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是会衷心支持的。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不要对间隔年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不一定能马上改变什么,有可能你还要回到原有的枯燥无味的生活。全新的环境并不是治疗你痛苦空虚的灵丹妙药,只是一个缓冲期。你必须在间隔年中勤于思考,付诸努力,有所提升和收获,这样它带给你的就不只是一段轻松愉快的日子,而是源源不断的养分,会滋养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