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交流?

生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是件让很多人头疼的事,今天聊聊这方面的看书感想。


1、学会倾听

拼接能力是我们学习联想思考的重要能力,他能帮助我们把不连贯的、没有关系的东西,通过思维,连接到一起,产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帮助人们完成发明创造。但是,拼接能力也同样给我们带来痛苦,那些痛不欲生的感受,不仅来自于当下,还来自于我们拼接出来的过去和未来。

拼接能力是怎么来的,最初的体现是因为我们说的比想的慢,大脑就会拿出多余的精力做相关分析和关联,慢慢锻炼出来拼接能力。拼接能力对于倾听来说,可能是一种阻碍。

过早的质疑,是一种常见的阻碍倾听的现象。虽然我们不应该全盘接受他人传递的信息和观点,但是过早的质疑,往往会打断他人阐述复杂观点的连续性和论证完整性。听不到完整的阐述,就容易让人失去了解一个新观点的机会。在自以为是的美好幻觉中故步自封。

倾听他人时,多余的脑力不去拼接,不去质疑,应该做点什么呢?应该试着去回顾与预测。对于篇幅比较长的论述,大部分听众都会表现出来,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回顾他人之前讲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的了解他人的逻辑。如果还能对于信息发出着下一步要传递的信息进行预则,不管预测的偏差有多大,都能更好的理解信息传递者真正的含义。


2、说与不说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人微言轻”;父母教育孩子“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嘛;“这些话,你说,我信,如果换成别人说,我还真不信。”这些话,都说明话有归属性,也有认同性。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说更多话的人。

人们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自己说出去的话,才能更有价值,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听。

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这句话,也是觉得非常有感触和有价值的一句话,经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学习,持续的输出有价值的东西,真的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而且这些主动连接的朋友,也都是积极向上的,热爱分享的朋友。


3、交流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他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4、正确复述

常规的信息传递顺序是:信息发出者,编码,渠道(通道),解码,信息接受者。

有效的沟通模式,需要反馈环节,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并且,信息接受者应该经常使用“你的意思是……,我理解的对嘛?”这样的句式,应该避免使用“那你的意思是……喽?“这样的句式。不同的句式,会给信息传递着不同的反馈效果,我想这个你应该能感受到。


5、勤于反思

如果希望能够有效交流,我们还需要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避免固执己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