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文化古今之象,思本源及未来。
今日《观象·不朽的幽光》,带来《旧新书》的解说。
旧
从仓颉造字到秦书同文,又历经各朝各代随社会应用的变迁演进,中国文字历史融汇成中国书法艺术之美。
篆,隶,草,楷、行。篆由大篆及小篆,小篆为天下一统象征的官书,代表着庄严。由小篆及隶,去繁就简,奠定了楷书的基础。由隶及草,由隶及楷,一潦一正。行,无法有体,趋于楷草之间。中国书法五体,相依相生,它们的历史缠绵交织。而在今日,我们习以欣赏它们独立的艺术之美,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它们在历史中相互关联的共生之美。
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又有着大家之典范的多派,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等等,源于本体的代代传承,是跨越时空对于书之美的共识,以此形成传统书法美的基准。中国字是有魂的,书法是高于字的信息传达,在顿挫撇捺之间传达书者的心境。基于此,历代能够称为书法作品皆是章法个性鲜明的创作。
篆书经典-峄山刻石
隶书经典-曹全碑
草书经典-冠军帖
楷书经典-九成宫醴泉铭
行书经典-兰亭集序
新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当代人本能地向往它的传统之美(无论是书者,还是观众)。所以它的艺术呈现皆在于纸上一笔一划的张弛间,它的艺术性是书法本身(基于字体笔法力度上的审美)。
让书法史成为一件艺术品。这是一个立新的维度。让观众思考的不是去认知单一的某种字体或者是某位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美感,而是去感受历史中书法字体彼此间缠绵交织的美感。
这是个久不习书的键盘时代,不再文盲,却也会偶尔书盲。用“0”与“1”二进制敲打出来的字体可以有无数种。当下书法艺术性的运用,是下载储存在磁盘中等待随时被调用。书法的载体变成了一个虚无的空间。
书
观古今中国书法之象,《旧新书》不是书法作品,而是一件关于书法史的艺术品,一本无法阅读的中国书法简史。
艺术家胡建明重新解构中国传统书法的创作模式,用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宏观得重塑书法的历史格局,巧妙得将书法的旧与新林立在同一个空间中,以此来展现中国书法之美的不同时态中的流传。
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临摹五十篇书法经典佳作(内含各种书法字体的经典代表之作,天下第一楷体,天下第一行书等皆在其列)。
用透明树脂为纸,铺一层树脂待凝固后用毛笔书写,等字干后再铺一层树脂待凝固后继续书写,如此层层凝固、书写、垒叠,封存。
再切割成一块块的方块,无序打乱,然后排列成书的篇章格式,有序,有标题,有正文。A3纸的尺寸的装置,是当代书籍大作的规格,显示出书法历史的宏大与厚重。
置入在其中的方块,看似一个一个活字印刷的模具,实是一面一面的字横躺在其间,侧望时能够看到字的厚度。
光,穿过层层垒叠的字,字在空间中悬浮,想要看清却又无法辨识的朦胧。像极了字是知道的,但当它以不熟悉的形式出现时,无法识别的困惑感。
看完解说,你是否对这本无法阅读的《旧新书》产生了属于你自己的理解呢?欢迎留言区评论。
关于艺术家
胡建明,1982年出生于宁波宁海,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秀勤。曾骑行竹子自行车横跨整个中国,并策划《竹迹行》环保主题艺术展。
杭州平匠文化创始人,世界互联网大会国礼首席设计师。致力于中国文化美学多元化模式发展,平从心匠从用的经营理念,以艺术创作,非遗文创,礼品定制为个人事业发展核心。现已将漆艺类、陶瓷类、竹艺类、铜艺类、布艺类、食品类、文房类等非遗工艺,转化为具现代生活美学的商品,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展讯信息
时间:2021年10月30日-2021年11月07日
地址:杭州大美创意园2号楼1F 赛创艺术空间
出行指南:
1、自驾出行直接导航:“杭州大美创意园”即可
2、地铁6号线美院象山站A出口转331到叶埠桥站下
2、公交车318、331、395到叶埠桥下车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