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后两天,准备返校,离家200公里的路程,说远不远,两到三小时的车途;说近却也不近,除了寒暑假和国庆小长假,平时都不会回家。每一次的离去,都伴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闷气氛,尤以寒假最甚,毕竟,过年的温馨也才消散,离去的不舍就在路上。
下午离开,早上我还躺在床上,朦朦胧胧间听见开门的声音,努力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模糊地看见妹妹默默地站在床头。我没有看清她的表情,但我知道,她很伤心。转身,关门,只听见一声低咽的声音:妈妈,我去上学了。
中午,我看见妹妹气喘吁吁地跑回家,看见我还没走时眼里是掩盖不了的惊喜。
“哥哥,你没走啊!”
“不是和你说了吗,我下午走。”
“哥哥,我不想你走。”她抱着她的玩偶兔子,下巴顶在玩偶上,低着头,眼里的光芒变得黯淡,眼泪止不住地滑落。
我的鼻子微酸,“不要哭了嘛,哥哥是去上学,又不是去哪玩不带你去。”
“可我就是不想你走。”
这时候,父亲也是走过来安慰:“不要哭了,哥哥是去学校,你以前不也说了要考到哪里哪里去吗?快去吃饭,吃完饭去上学。”
饭桌上,妹妹的眼睛还是一直通红,少了她叽叽喳喳地说话,只剩一片沉默。
这顿饭,妹妹吃得特别慢,直到父亲的催促才加快了速度。她准备回学校午休。
“哥哥再见。”妹妹一边下楼,一边哭泣,一边向我告别。我走到阳台上,看见她低着头去学校的身影,眼泪从脸庞滑落。
每一次回校前,妹妹总是最盼望的那一个;每一次离家前,妹妹总是最难过的那一个。我没有妹妹那样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一次都在心底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保护她一辈子。
晚上我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妹妹对我说:“哥哥你要早点回来。”“嗯!”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