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化
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将自己代入和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下,能够换位思考,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感知对方的想法。
一个可供参考的实际案例是HR招新员工。过去传统的做法主要是看简历,听介绍人的推荐。但我觉得面试时的情景其实更加重要:应聘者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继而又如何面对和处理那些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表现出的,对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真实掌握程度,对未来要面对的挑战是否有兴趣,愿景和信心等,这些都很难从简历与推荐信的描述中读出,但却又是职场上非常重要的素质。
将工作情景化,要求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考验人的应变能力,所以似乎是和“标准化”相对的。但这也是对“标准化”思维的一种补充。
2. 意义化
将一些重复性的劳作流程化、标准化的同时,也容易使得工作内容变得简单枯燥。尤其是在大工业时代,工作内容被无限分工、细化,流程上每个人的工作变得统一,也变得过于秩序。如果是长年身在这样的岗位,很容易精神疲劳,陷入迷惘。
如果能在标准化、模块化的同时,增加故事思维,主动给自己的工作赋予伟大的意义,会给自身和企业注入更多动力。这样也有助于个人更加深度地工作,更容易产生灵感,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精进和创新,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幸福感。
关于盖房子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那个认为自己“是在建造伟大的金字塔宫殿,是在为人类增加福祉”的第三个人,每天的工作一定比前两个人更有干劲,更加快乐,也更热爱自己的工作。而我自己的体会,要先认定自己的工作是在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3. 游戏化
游戏化并不是指要改变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而是在工作中应用游戏的思维方式:不断地超越已有的成果,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每个小的阶段的目标都清晰明确,并且有可实际操作和达成的步骤;用合理的奖励激发热情和潜能;提升抗击打压力,像上瘾般越挫越勇(这是任何模块化和标准化思维都无法帮助提升的)。
将游戏化思维代入工作中,也会帮助催生团队意识,加深同事彼此间的协作和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