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什么叫开悟?就是一个人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什么叫修行,就是一个人开悟之后把所有的缺点改正过来。
当你接纳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接纳的过程就是磨练你的格局和心量,直到把你磨成一个心性稳定的人,让你的修行愈发圆满。”
弘一法师的话,戳中了现代人修行的痛点。我们总喜欢做些看得见、好量化的"修行",比如健身、打卡、断舍离,因为这些努力能立刻在外界得到反馈。但面对自己内心的那些小毛病——比如急躁的脾气、自私的念头、忍不住的抱怨——我们却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像房间里的灰尘,我们宁愿花两小时摆好书架拍张照发朋友圈,也不愿花十分钟认真扫扫地。
- 释迦牟尼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他认为众生本具智慧德相,却因妄想执着而无法证得,若能远离妄想,自然智慧就会显现。
- 六祖慧能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慧能通过听闻《金刚经》而顿悟,认识到人的本性原本清净、不生不灭、圆满具足,且能生出万法,无需向外寻求。
- 老子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常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万物根源和运行规律的理解,即“道”是无形、无情、无名的,但却孕育和滋养了万物。
一位学僧问赵州禅师:“何为开悟?”
禅师不答,只指了指桌上的茶杯,示意学僧倒茶。学僧拿起茶壶,往杯中注水,直到茶水溢出,还在继续。
学僧急忙提醒:“师父,满了,满了!”
禅师放下茶壶,缓缓说:“你就像这满杯的茶,心中装满了自己的成见、知识和欲望,我的话如何能进得去?”
学僧闻言,如遭雷击,当即倒掉杯中茶水,跪地合十:“弟子愚钝,请师父教诲。”
禅师扶起他,重新斟茶:“这就对了。开悟,就是先倒空自己。”
他说接纳所有人、所有事,本质是拿砂纸磨自己的心。别人骂你,得受着;事儿砸了,得扛着;日子苦了,得咽着。磨着磨着,心量大了,格局就开了。这过程像老牛拉破车,慢,但一步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