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文学WF2|菊花结

本文为原创,[文澜阅界]首发,作者逆风而上,编辑留白,文责自负,发表时有修改。正文共1195字,预计阅读时3分钟。

国庆回家,傍晚转到山坡上,发现野菊花开得正疯,金灿灿的花浪在夕阳下翻滚,一直漫到记忆深处。

我怔怔地立在山坡上,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外公总带着我,在这土坡上辨认每一种野花。

“珊珊你看”,外公粗糙的手指轻抚花茎,“野菊花最是知时节,秋分一过就准时来报到”。

他深蓝色中山装的口袋里,总装着放大镜,就为了让我看清花瓣上细细的纹路。

外婆则会挎着竹篮跟在后头,把采下的野菊花轻轻放进篮里,说要给我做菊花枕。

我蹲下身,采一朵野菊花。花瓣细密地收拢,像个小小的结。

这结里系着外公教我认字时的耐心,系着外婆哼唱的童谣,系着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外公是小学教师,最爱用野菊花教我做人的道理。

“你看它们”,他指着漫山遍野的金黄,“单看一朵微不足道,连成一片就能染黄整个秋天”。

那时不懂,如今在社会沉浮二十多年,才明白这朴素话语里的深意——平凡人也能活出灿烂。

外婆不识字,却懂得野菊花的全部秘密。她知道什么时候采药性最好,还记得哪片坡上的野菊花花茎长得最高。

我小时候火气重,身上容易长硬疮,每到秋天她就用新割的野菊花花茎,熬成药汤给我泡澡。

在氤氲的水气里,她一边往澡盆里撒花瓣,一边念叨着:“洗过菊汤澡,明年百病消”。

暮色渐浓,我在山坡坐下,对面的学校还在,只是再没有那个背着手散步的老头。

记得外公退休后,最爱在这土坡漫步,他总说要“检阅”他的“土地”,外婆也总会算准时间,在他回来时沏好菊花茶。

如今,校舍翻新了,大部分土坡也修整了,但主坡上还是有大片的野菊花,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手机响起,是母亲催我回家吃饭,挂断电话,一段往事忽然浮上心头。

那是外公去世前的最后一个秋天,我在外地工作,给他打电话,外公的声音比往常更轻缓些。

他说外婆和舅舅都不在家,去地里拔花生了——“就在那个野菊花开得最旺的土坡旁”。

他还特意告诉我,外婆又采了好多野菊花,已经晒得干干爽爽的,就等我回去煮水喝。

他的语气平和,如往常一样,就像在说一个普通不过的秋日。

我在这头应着,心里盘算着下次休假的时间,全然不知这竟是我们最后的对话。

秋天还没过完,外公就走了。还好,外公长眠的“新家”旁,也生长着零星的野菊花。

秋风起时,那点点金黄在墓前轻轻摇曳,像是在替他继续守着这片土地,看四季轮回,这样想来,他应该不会太寂寞吧。

回城前,我特意去了趟外公外婆的墓地。坟前的野菊花开得正艳,大片大片地簇拥着,在秋风里左右摇曳。

望着亮灿灿的菊花黄,忽然明白,有些生命从未真正离开——他们只是化作了另一种形式,在每一个秋天如约归来。

今夜,我泡了一杯野菊花茶,淡淡的清香里带着一丝苦味。

水气袅袅上升,恍惚间又看见外公在河畔弯腰采花,外婆在灶台前熬制着苦药汤。

原来他们从不曾远去,就藏在这年年盛开的野菊花里。

野菊花结,结的是三代人的记忆,是血脉里的乡愁,是中国人特有的念想。

它让我们懂得,生命终会逝去,但爱与传承永远绽放。就像这河畔的野菊花,岁岁年年,永不停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乐绪卉:拾趣鲁迅先生曾说,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每每读到关于斑蝥、何首乌、木莲藤的文字,我总会怔怔地出神——那该是...
    亮子说阅读 4,086评论 0 1
  • 林祥无数次想要把宝贝女儿接回家自己带,可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林祥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只好默默无闻地忍受着那...
    小心方可舒心阅读 890评论 1 9
  • 姑婆 从有回忆起她老人家已是一头苍苍白发,因为小时候外公外婆去世的早,我还未体会他们的温暖与爱,那时多么渴望家中有...
    c85fee751efc阅读 11评论 0 0
  • 内容提要 本书选编作者70年代以来创作的诗歌、散文诗183 篇。这些作品大多在国内期 刊或报纸上发表过,有些作品获...
    书画联盟阅读 4,827评论 0 3
  • 今天阿紫早晨问我要她送给我擦脸的胶原蛋白乳液。我问她自己不是有吗?她说放卧室了。 我那瓶被小调皮外婆看中,转手送给...
    李馥馨阅读 721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