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办公室美女向我说起了一件令她非常苦恼的事:老家的小姑子总是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很是焦虑。可是去定点医院做过四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胸片、CT检查也没有新冠肺炎的典型改变,除一个月前有过一次测量体温38.0℃外,其余时候测量体温都很正常。每次看医生都被告知没有新冠病毒感染让她放心。但小姑子自我感觉有干咳、无力,并且越来越厉害,有时说着说着,便有了接不上气、浑身软弱之感。一家人都认为她是思虑过多导致抑郁症了。
我给美女的建议是:要相信她的身体不适是真的!无论是心理因素使然,还是普通感冒,抑或新冠病毒所致。总之,她目前的无力感和干咳是真的。只有认同接纳她的感受之后才能帮助到她。
最近在读一本书,书名《自愈力的真相》,是英国Jo Marchant博士的著作,著名心内科教授北大人医胡大一老师翻译。书中强调一个观点,所谓治疗,除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语境下的药物、手术、支架等外力以外,人类还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自愈能力,即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自我修复能力包括人的免疫功能、再生功能、代偿功能等等。书中通过大量确凿事实和科研数据表明:意识对身体有保护作用;意念可以触发大脑产生天然的化学物质,影响疾病的转归;带着意识去服药效果会更好;自信和信念有时比药物有效;对于治疗疾病的期望以及医生的态度可以影响治疗的效果;心理因素能够转移和调节人类的疲劳感,人的运动能力受情绪影响;以及安慰剂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抑郁症、偏头痛、自闭症)有30-70%的疗效,这个疗效,来自于自身的信念、认知、暗示……等等。
全书还没有看完,却让想起了我和母亲的一次感冒经历。母亲76了,除了时常有些腰腿痛以外,平常感冒的次数很少。有一次,在我连续几天的喷嚏、咳嗽、头痛影响下,母亲终于不敌病毒的威力,先是出现喷嚏、流涕,后是两腿酸痛、头痛、发热。我对母亲说:您还是吃点感冒药吧!说完还有些埋怨补上一句:“让您吃点板兰根预防呢!硬是不听我的话哦!这不!也感冒了!”
母亲听后急了,说:我不要吃药呢,我喝点茶就好了!我深知母亲所说的“喝茶”是指什么,便不再言语了。然后,母亲拿过水杯,放上一把她深信不疑的“茶药”,兑上开水,喝了,连茶叶也一起嚼烂吞下了。这些年来,母亲以这样的方法治疗过她的各种头痛脑热腰腿痛,甚至肾结石,至于效果就是后来症状都消失了,只有肾结石那次输了两天液。这一次,母亲服了这样的“茶药”大概也有两天吧,感冒症状全消失了,而我吃了差不多十天的抗病毒口服液加抗生素以后才算是不咳不痛不烧断了根。
现在的我在想,母亲之所以很快康复了,大概是因为她坚信她的“茶药”是可以药到病除的吧,或许是母亲在服“茶药”的过程中用意念发挥了作用,引发身体的生物学改变,从而缓解症状最终痊愈了吧。而我之所以迟迟才愈,并且依赖药物十天之久,大概是因为我意识里认可药物只相信药物治病吧,而且是被动地接受服药!在服药的过程中,我把自己完全地交给了药物,没有动用任何调动身体主观能动作用的其他措施,比如最简单的泡脚多喝温开水等等。又或者,如果我在服药的时候带着一种积极的意识(如默念我很快会好的!)去服药,疗效会不会出现得快一点呢?
哈哈,闲扯。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那个焦虑不堪的人儿是抑郁?还是新冠肺炎?最终还是内心深处的恐惧与长时间居家隔离的无所适从带来无力无趣生活紊乱干咳的吧。那么,不如安下神来,暂且忘掉新冠,阅读一本书《自愈力的真相》或者其他书,或者做点具体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