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主题是“如何快速提高教学能力"李志欣校长给出了五条自我修炼的要点:1.备课隐藏着提高教学质量的全部秘密;2.建构以问题为主体实现生命对话的教学;3.在自主课堂上用好自主学习;4.变革,教师教学生活的风向标;5.从单一目标走向“全局性理解"
老实说这一章我从写完第一章的简书之后就开始读,好多段落反复读了几遍也觉得没有完全理解。但对教育改革的理念我是认同的,对教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也是深有感触的,对李校长实施的教育主张因为没有看到真实的课堂呈现有些东西不太清晰所以借着写这篇简书的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问题,希望得到李校长的点拔。
1)关于备课。我记得在我刚入职的时候就学到“备课"要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现状怎样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书中李校长写到
“备课是一个与实践相互对话、与生命相互对话并不断完整的真实的过程,它永远需要教师的拓展和充盈,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智慧加入。"
我理解这段意思是:备课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表面单一层次的知识点上,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师生思想深层的交流落实到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实效性。这与本章第五节提到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全局性理解"相呼应的。所以在书中李校长建议:
“教师在创造性地解读教材时,不要仅仅停留在课文文本层面上,过分地把精力放在解读习题和教辅材料上,而应该去很好地研究诸如‘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在教材中如何实施的’,‘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各个知识板块的起始点和发展方向’‘教材编者的意图’‘如何梳理知识思维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有用信息,掌握学科教学的规律,打通现有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结等。" 读完这段的感受是老师的备课应该是一种前瞻性地大教育,而不是仅仅停留为教而教的准备。
李校长和他校的老师们自主研发的三种学习载体,虽然书中有介绍但还是不太清晰,希望有机会能看到文本形式的范例以及在课堂上的呈现。尤其是三备“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以一周为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疑问是:“综合实践活动"是否与学科相结合?还是单独研发地一种校本课程?这个纲要由谁来制定?怎样评价?
2)关于课堂主体。我念书的时候是“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我与李校长有同感至今我记得是一些老师的特点,至于怎么讲课的我几乎记不得什么了。等我当老师时,我学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在公开课中难免会出现“表演"的现象,书中李校长提出了“以‘问题’为主体的课堂",少了师生之间的“权力"之争,“将‘学习点’拆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实行学习赋权,通过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断暴露新问题。于是‘问题’就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师生,生生思想碰撞的导火索。"我想这将是多么生动的课堂,没有销烟却火花四溅,正如他所说“让'问题、思维、对话’成为课堂的主要元素,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课堂上思维可见,学习真正发生。"
念书我念了十几年,我感觉不论我抄写了多少笔记,真正学会弄懂的是我深入思考知识 ;教书我也教了十几年,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不论我怎样天花乱坠地讲,学生没有思考进去还是学不明白,所以用有价值地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并积极鼓励他们表达阐述才能真正学会一些东西,正如人们常说的“走心"。所以我感到作为老师会提出一些有价值地启发性问题真的很重要,这些硬本领只能是在不断钻研和学习中才能获得的,教师还要有足够地智慧善于捕捉学生的问题,并且不为教而教的急于求成的完成设计好的教学任务,勇于停下来鼓励学生质疑,批评。
正如李校长所说“一堂课上得好不好,并不仅仅在于任务完成得如何,方法策略是否多样,学生配合得如何,课堂容量如何,还在于学生有没有生成问题的情景,有没有表达精彩观念的机会,有没有思维碰撞的机遇。"
3)关于自主学习。我一直觉得“自主学习"绝对学生学习的第一大能力,学习没有主动性是永远学不好的,在书中李校长提出的自主学习有三点:一是学习具有主动性,二是尊重差异性,三是需要有思维含量的优质问题。我觉得这三点都是对老师提出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需要老师的调动而激发出来,老师不能为追求成绩而一刀切,至于有含金量的问题更是需要老师对教材处理的高度。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也是奔着这个理念去的,目前我们课堂上用“导学案"这个载体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从去年参加省教研员的课题后我组设计的导学案有“课前预习案"和“课上学习案"两大部分,“课前预习案"就是针对内容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自主预习做好本节内容的知识储备,“课上学习案"清晰地给出学习的脉落。我的疑问是:贵校的实施的自主学习,课堂上是否有类似学习案的载体?还是前面提到“课堂学习指导纲要"就是呢?
4)关于教学变革。正如一句所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书中提到的两位教师都是热爱教学和勇于改革的,都是令人敬佩和值得学习的。在当今教育浪潮冲击的时代,怎样才能实施真教育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难免让我们迷失正确的方向,所以我们也迫切渴望真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受益,也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受益。真的希望李校长的“零"作业教学改革,早日在我校生根落地!
5)关于“全局性理解"。这个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书中说《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的作者戴维.珀金斯认为,“全局性理解"包括“深刻见解、采取行动、进行道德判断和机会"四个方面。说实话不太明白,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学会搜集整合大量的关于课堂的有用信息为我所用,学会运用线上学习的方式快速领略一些名师的经典教学经验与成功案例,积极主动参与或承担学校的一些教学改革项目,这对于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李校长还建议多关注一些名师的个人公众号和一些适合自己阅读的新媒体公众号。
这一章整体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专业性较强有些方面没接触过不太理解,但带给我的体会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是一个教师必须坚持的。我深深感觉到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地危机感和认真对待每节课才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不枉为人师的使命感!
正如李校长所说“教师只有拥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与宽容愉悦的生命底色,才能透视并了解教育的真相,才能理解课堂的本质,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智慧与活力。"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