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阅读笔记——『论持久战(1)』

问题的提出

上海战争时,有些人说:“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把抗战的前途主要地寄托在外国援助上面。

靠人不如靠己,外界是永远靠不住的。

可是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这种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只有各大商埠的富人是失败论者,因为他们害怕损失财产。有许多人想,一旦中国海岸被日本封锁,中国就不能继续作战。这是废话。

富人是靠不住指不上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最先开溜的就是他们了!等到这里胜利了,他们又跑回来收割胜利果实,好像是个爱国者似的。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存在,且防不胜防。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才能全力以赴,正因为拥有太多什么都放不下所以才更愿意妥协。

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

拒绝片面主观的看待问题。

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思考问题是,要全力排除情绪、偏见等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考虑问题,考虑问题越客观,越全面,则做出的决定越正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