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诺贝尔奖得主那样给孩子讲讲故事?

晨起读金岳霖先生的材料,因为今天是金先生的生日(生于1895年7月14日)。

1.1922年,来到英国留学的金岳霖说,“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上唱歌”。这是他不到30岁的感言。

2.金岳霖得意门生王浩说,金岳霖的学术贡献都是在1950年代之前,后来他的学术生命实际上已经死掉了。“金先生于1949年以前及以后追求了两个很不相同的理想。这两种理想在今天都值得推荐,值得追求。但我不以为一个人可以同时追求这样一对难于兼得的理想。

“1949年以后的理想,可以说是以哲学作为一项思想上的武器,为当前国家的需要直接服务。1949年以前的理想则是以哲学作为一项专门的学问来研究,逐渐扩展后来者的眼界,改进他们的精神生活。

“为接近这两个理想所需要的能力和准备都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如果多年来专心追求一个理想而中途忽然转向另一个理想,恐怕不易得到像持续一个理想所能得到的成绩。”

(以上引自王浩《金岳霖先生的道路》

我把这段话转给一位哲学教授,他也很感慨:没有自由言说的空间,是不大可能有独立的思想的。就像你们天天要去绞尽脑汁,让文章顺利通过安检,这其实都是在耗费各自的自由和创造的天赋。(大意如此)这里边的道理,大家都懂的,就不展开了。但我觉得王浩先生这句“一个人如果多年来专心追求一个理想而中途忽然转向另一个理想,恐怕不易得到像持续一个理想所能得到的成绩”,其实值得辨析一番。毕竟,中途转向有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我们或许应该抱有一种了解之同情。呵呵,谁不愿意持续自己的理想呢,可是活在真实中,白日做梦并无意义,还不如中途转向呢。

我这么说不是用来评价金岳霖先生的,而是说时空背景不同,个体与个体不同,很多人的转向也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正确的。比如,出生于1904年7月14日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两次转向都很有意思。

辛格是美籍波兰裔犹太作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的拉比,父亲也有意把他培养为拉比。而辛格的哥哥伊斯雷尔·约瑟夫·辛格是一位有名的记者和作家,崇尚科学,思想进步。

辛格小时候常听哥哥和父亲辩论,哥哥认为整个世界都在进步,犹太人不能只学犹太教法典,活在中世纪里。哥哥的言行对辛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促使他最终违背父亲的意愿,剃去了鬓发,脱下了有穗子的上衣,不当一个拉比,而是走进文学界。后来,辛格在美国以当编辑和写作为生。

按照父亲的设计,当然是辛格一直做拉比,持续一个理想所能得到的成绩会大些。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了,辛格转向写作的成绩更为显著,让全世界的读者都受益呢。

再来说说辛格的另一次“转向”。

辛格说,他曾经错误地认为,给孩子写故事的作家不算作家,就像他认为给图书画插画的不算画家。所以,他从不认为自己会给孩子写作。可是,辛格说“编辑常常比作家本人更知道作家”,辛格的编辑伊丽莎白·舒布小姐一直坚持让辛格给孩子们写故事,并且认定辛格一定能写。辛格实在推脱不掉,于是就试着写了几个,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后来,辛格给孩子们创作的故事,大多收录在《给孩子们的故事》这本书里。

对于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孩子,辛格有一篇专文《儿童是最终的儿童文学评论者吗?》,在里面阐述了他的见解:

“孩子是真正文学的最好的读者。成人很容易受大牌、价格、高压广告的左右。批评家们关心小说的社会效应胜过它的文学性——是否令广大读者折服并带来社会变革,如果一部小说没有带来这些,它就是没价值的。好多研究文学批评的教授对学生指出,只有需要复杂的解读和各种脚注的作家,才算得上这个时代真正的创造性的天才。

“可是孩子们对这些东西并不买账。他们一直都喜欢清晰明了、逻辑规范甚至有些过时的东西,比如标点符号。小读者需要一个真正的故事:有开头,有中间,有结尾,这就是千百年来故事的讲述方式。

“在我们的时代,当‘讲故事’这种艺术方式已经被遗忘,已经被外行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解读所取代,只有孩子还在一如既往地坚持原有的品味,名气和权威对孩子而言毫无意义。很久以后,当成人文学被瓦解得支离破碎,只有儿童图书还会保留下‘讲故事’的痕迹、逻辑,以及对真正的人文主义、上帝、家庭信念的坚守。”

哈,你看,辛格这一次转向,让他收获了众多的小读者,他甚至说“孩子是真正文学的最好的读者”。就我的理解,辛格并非是在吹捧小朋友,而是着意强调童心童趣的可贵。套用一位历史学者的话,尚乏见识的儿童眼光,就像自带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高倍放大镜,可以在一个局促而简单的小场所中看到那么多的趣味和机会。

想一想吧,身为作家,不能为“最好的读者”(孩子)讲讲故事,岂不是大大的遗憾?身为逻辑学家的金岳霖,如果多讲讲孩子都能听懂的逻辑学故事,那这门学科会不会更为兴旺发达?所以,个人乐见一些师友辈的转向,愿意“屈尊”为孩子服务。或者,你也不必放弃原先纵论天下的风格,不必成为辛格那样“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但请隔三差五匀出一点时间,就给自家孩子讲讲故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爸爸要挣钱养我和弟弟...
    寻陌_在路上阅读 664评论 0 4
  • 花从远方走来,从山中走来。 花说她可以因为心情而变换,今天有点冷,于是她变成了火绒草。 火绒草是花吗?少女说。 是...
    奉言言阅读 161评论 0 1
  • 上周日去看了医生,医生还是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肺部问题过3个月再复查一下,又去看了中医,还是归结为气血不通。 开始...
    lxtiger阅读 355评论 0 1
  • 有俄罗斯谚语这么说:时间是最伟大、公正的裁判。我们的时间用在哪里,成效是可以看得到的。 丽丽和秦朗在同...
    五点君阅读 414评论 0 8
  • 魔幻安息了,现实鸡血了,写在《毒枭》第三季开整之前。如果说巴勃罗在时卡利的人还有些谦卑,那么接下来的岁月完全是他们...
    贱金属阅读 3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