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个最不好干的职业,那就是太子。表现太出众了会被皇帝猜忌,怕你篡位,被废黜都算幸运的。表现太平庸了,会引起其他兄弟们争抢,皇帝不满意了,还是免不了被废。本次说的就是一位倒霉太子的故事,他就是汉景帝长子刘荣。
为什么说他最冤枉那,那是因为这哥们啥错都没犯,只是因为支持者太多引起了皇帝猜忌,再加上亲妈作死的行为,导致到嘴的鸭子飞了,史称栗太子之废。
栗太子之废是指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 153 年)汉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的事件。
刘荣是汉景帝的长子,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的哥哥,因为汉景帝皇后无子嗣,身为庶出长子的刘荣就这样被选中,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 153 年)被立为太子。按说这是挺幸运的事,可惜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悲剧悄然临近。
首先是朝臣的支持,引起景帝忌惮。
本来太子得到大臣认可是一件好事,君臣上下一心,没那么多内耗,坏就坏在无论外戚还是手握重兵的重臣都支持太子,引起景帝的疑心,可能是缺少安全感吧,疑心病越来越重的景帝为了废除太子甚至差点跟朝臣闹翻。
其次,刘荣的母亲拼命作死,为太子被废铺好了路。
刘荣的母亲骊姬是汉景帝的宠妃,因此,在皇后无子嗣的情况下,身为庶长子的刘荣子凭母贵,顺利成为太子。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德不配位,必遭其秧,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德行,突然得到意外财富或权力必会遭到反噬,骊姬就很好诠释了这句话。按说儿子被立为太子,必然遭到其他人的嫉妒,身为太子的母亲更应该谨慎小心,偏偏这位当妈的不一样,当时就飘了,变得目中无人。
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按说这是巩固太子之位的绝好机会,偏偏这位骊姬脑子缺根弦,不但拒绝的,还把人家贬得一无是处。当时太后的影响力还在,长公主和景帝都是太后的亲孩子,因此长公主对栗姬心怀怨恨。而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趁机与长公主结盟,让刘彻与陈阿娇订下婚约。长公主因此常在景帝面前称赞刘彻,贬低栗姬和刘荣。渐渐的骊姬失宠,被景帝厌恶,连带着太子也被厌恶,最终决定废黜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
最后,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 148 年),刘荣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而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向郅都请求给他纸笔,欲写信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给刘荣送去纸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身亡。
栗太子之废是宫廷斗争的结果,本来啥错都没犯的幸运儿就这样因为父亲的猜忌,母亲的作死行为,到手的太子之位没了,本人落得悲惨下场,堪称史上最冤枉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