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蜀汉五虎将排名如下:
第一名:张三爷。理由如下:三将军绝非有勇无谋之辈。长坂桥计退十万曹兵,我大略想象一下长坂波的场景:张飞来到桥边,面对孟德带领的黑压压一片大军,心思:孟德这厮果然富有——军多将多,群殴起来一人一口唾液都能把我淹死。不知道张三将军思考了多久,然后大吼:“燕人张飞在此,谁敢与吾决一死战!”这就如双方鸠摩智面对少林寺的群殴大呼:“要是单打独斗小僧技不如人自会离去,没想到堂堂武林泰山北斗竟是以多欺少!”估计曹操听到张飞的叫嚣后怕是一万条“草泥马”在飞奔——我没想到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十万比一的比例谁他妈要跟你单挑,又不是铜雀台比艺,但当着众人的面又不能认怂。如果此时号召大家一哄而散群殴死益徳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怂包的名头恐怕要顶一辈子。然而衣襟低写有张益徳大名,这豹头环眼不是善类——武功胜过长胡子那位,单挑很难打赢,思虑再三,选择退兵。此外三将军在瓦口把张郃成杀成光杆司令,进西川义释严颜等战役都表现出了不凡的谋略。兼勇武过人,蒹葭关战马超,称的上三国武力的巅峰对决,三爷还是唯一和吕布单挑八十回合以上的,恐怕也是唯一一个吕布忌惮的对手。总上,三将军谋略和武力均为上佳,故排第一。
第二名:关二爷。关二爷代表战当属水淹七军,此战二爷难得借助于水,按照二爷的傲慢——世上难得有几个值得他睁眼看的人,所以很少借助外力,此次绝非得以。二爷一生斩将较多。温酒斩华雄一刀成名;诛颜良文丑威震天下,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吹了一辈子——后来被夏侯盲眼揭破——你杀的都是无名小卒;此外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勇气和耐力让人叹为观止。排第二因太过傲慢,政治表现犹如项羽。武力上二爷飘忽不定。青年时战花甲之年黄忠不分胜负,战纪灵不分胜负,老年战庞德不分胜负,斩颜良文丑有偷袭的成分,五关六将属于酱油级别,不好判断其武力。八十二斤青龙刀太重,应该不善持久单挑。综上,为人太正,导致现场上奸诈不足——或者说计谋不足,计谋战只有水淹七军,此战于禁算定关羽不会至下游数百万百姓性命而不顾,然而他忘了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何况人呢!此时傲慢的二爷正因打不赢庞德这鼠辈而懊恼甚至怀疑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力,无奈用水。综上所述,把二爷排三爷之后。
赵云,提起子龙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此外子龙还挑翻过醉许褚,吓的张郃不敢与之交战,年过六旬还能斩杀五将,魏兵听到赵云之名无不胆战心惊。赵云一生斩杀无数魏将,赵云属于务实派,一招能毙命就毙掉,对上百回合不分胜负的战斗没有兴趣,也许是武力太高,没人能和他战到上百回合。此外还是典型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长坂坡,白帝城,街亭等大败后都是赵云来挽回颜面,最后大败犹如大胜一般。由于政治原因没有过独自带队作战之历,大多时候和诸葛亮配合,充当先锋打手之角色。故屈居第三。
黄忠,我常吟的一句诗是“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攻取西川老黄忠功不可没。老汉生出场即和威震华夏的关羽打了场不分胜负的单挑,在白发满头时还能斩魏之名将夏侯渊——有偷袭成分,武力许是五虎将中最高的,然属于典型的“无脑”派,幸能讷谏。总之,武力爆炸,计谋欠缺严重,受出场年龄影响,表现机会不多,故派第四。
马超,十八岁已是大将,潼关战杀的曹操弃袍刮须。战许褚,战张飞两大狠将均不分胜负,武力上佳。然计谋实在不足,被曹操抹书之计耍的找不到北。另外还害怕许褚,最后被逼出战许褚;曹贼杀他全家尚称他为孟德——究竟是忌惮曹操还是有修养不好判断,勇气差二爷三爷较多。后投奔刘备后不被信任导致郁郁不得志,落得个英年早逝。总之武力满表,勇气和计谋均弱于以上四位,和黄忠一样有勇无谋,故排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