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是一个四岁多小孩的妈妈了,严格来说早已经不算是一位新手妈妈了,可是面对成长中小朋友层出不穷的状况,依然还是会慌张的像个菜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似乎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如果拿工作来打比方,工作四年,归来仍是新人,怎么看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做妈妈真心不容易,它可能难过任何一份工作。
我一直不理解一个事情,好像在家庭的分工和社会角色的认知里,带孩子天然就应该是妈妈的事情,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未来规划,随时随地,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而爸爸只需要在空闲的时候,在乐意的情况下,一时兴起的陪陪孩子,就能收获一堆好评,好像是对家庭做出了巨大无比的贡献。尤其是当小孩生病时,默认请假回家照顾小孩的大概率都是妈妈,孩子放假以后带着小孩跟岗上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妈妈,就连上下学的路上,看到的也清一色几乎是妈妈在接送。所以你说,两性真的平等吗?以上也不光是在普通家庭的写照,我们在荧幕上能看到的那些通过自己努力争取到话语权的头部女性,依然面临着这个问题,就像她们反问的那样,为什么从来问的都是职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为什么类似的问题几乎不会出现在男性的提问列表里,是男性没有家庭吗?反问振聋发聩,却轻飘飘落地,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今年的线上脱口秀节目出现了很多女演员,我看了几期,几位女脱口秀演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农村大妈房主任,她的婚姻始于父母之命,哪怕对方懒惰、家暴,父母也教她忍下去,只因为一个可笑的理由,怕离婚丢人,蹉跎大半生后,房主任因为脱口秀找到了自我,救赎了自己,像她说的,2023年8月3日,她签约做了一名脱口秀艺人,她重生了,2024年8月3日,她带着两个女儿净身出户,拿到了离婚证。2025年的8月3日,什么也没有发生,她度过了平静而又美好的一天。台下掌声雷动。命运果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又有几个人能成为幸运的房主任呢,是的,她固然有她的才华,可是她依然是幸运的,被看到了,被发现了,然后才完成了自我的救赎。除此之外,还有讲女性月经羞耻的,讲公共场所女性如厕困难的,吐槽男性爹味和男性红利等等的,涉及性别话题很多,很多说的很犀利。我老公和我一起看完后,就开始吐槽,为啥女的都在讲性别对立,反而男的说的很少,我说那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男性本身在社会上就是占有绝对性别优势的获利方啊,他扁下嘴说,这是激化矛盾,有问题......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女性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
我家小孩这大半个月来,一直咳嗽,发烧,反反复复,中间还因为高烧惊厥住院了,吓得我差点魂不附体,开车送医院的时候腿都是抖的。小孩难受,大人也不好受,真算是体会到了那种疼在儿身,痛在娘心的感觉,喂药在喝与不喝中间反复拉扯,鼻塞了在滴不滴生理盐水上来回反复,小孩的哼哼唧唧,哭哭闹闹,让人心烦意乱,在经历过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后,整个人就像个炸药桶,一听见哭声就会被瞬间点燃,然后陷入大声嘶吼发泄像个怪物到冷静下来后又心生愧疚自责难安的怪圈,我一度觉得自己抑郁了,我的生活完全乱套了,每天的主题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个小家伙,工作都变成了让我得以喘息片刻的宁静港湾。我说我想一个人呆一会儿,可是除了上班以外,属于我的时间少的可怜,只有等到十点多小孩睡着以后。爸爸呢,隐身了吗?他也在啊,他觉得他也付出了很多,可是为什么暴躁的是我呢。我的情绪没有出口,点开小红书,满篇的都是不要隐形霸凌你的小孩,多恐怖的字眼,霸凌,哼,我不认可,可是我还是会点进去看,什么大声对小孩说话,冲小孩发火,过度的规训小孩......我不知道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妈妈,每一次都是心情沉重的走出他们网罗的这些“罪名”。我很想问问,妈妈们的情绪出口在哪里?她们怎么办?
我们是妈妈,也是自己啊!我很喜欢是妈妈是女儿这个综艺里,邓传理女士和她的女儿黄圣依的相处模式,她们一个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一个则是希望自己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在被问道愿不愿意为了成全对方而舍弃自己的愿望,她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所料,我以为,她们肯定会愿意为了彼此付出啊,可是她们都否定了,她们的理由都是如果对方需要,会一直在,但是不会为了成全对方而舍弃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想用自我付出式的感动情感绑架对方,这样太过沉重了。邓传理朗诵给女儿的诗说道,我爱你,仅此而已。多好啊,我是妈妈,我也是自己,我爱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