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蓼花


      大年初二是走亲戚的日子,吃过午饭后和家人一起来到县前街,曾经每日必定走过的街道,已是许久不曾专门来过了,偶有路过街道,也只是匆匆而过,然而这次却看到了一种本以为早就迷失在记忆深处的童年零食-----蓼花

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便走上去询问,充满着希望却又饱含着怀疑———那曾经消失在记忆中的味道,真的可以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吗。直到走进后看到那熟悉的外形,终是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向店员买了便来吃。晶莹而厚重的白糖结在金黄的外皮上,入口时甜腻的,却正是幼时那种厚到让人发腻的甜味,才是儿时最真实的回忆。不觉有点浮想联翩,幼时的点点记忆浮现。
在小时候,由于家人在食品厂上班,嘴中零食自是不缺的,时常有些糕点挂在嘴边,倒也不是很嘴馋,唯有这蓼花,却是糕点中的高档品,纵使家人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带些糕点来打牙祭,也总是盼着逢年过节之前,能吃到家人从厂里带来的蓼花。厚厚的白糖带来的是那个年代及其少有的足以令人满足的甜味,油炸过的带有点点酥香外皮,放在嘴中只消片刻,就会满满化成满嘴的香气,直到这时才会舍得咽下去。
 
独特的美味是离不开繁琐而复杂的制作过程的。曾有幸跟随家人一同去工作的地方观看,才明白美味的由来是多少人的心血凝结而成的。首先便是搅拌面团给面上劲。数个成年人围在一起,轮流对一大团面进行按摩服务,顺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搅拌,直到手酸疼的难以忍受,便换做下一个人继续这一过程,直到轮换3,4遍,将面团的筋络搅的纵横交错却不会完全黏在一起才算是完成第一道工序,看起来有些像面筋的制作过程,实际上要付出不知多少倍的气力才能完成第一步。随后,便是将其分成一个个小的面团,开始塑型。每值此刻,便是最有趣的时间了,看着叔叔阿姨们将那面团一个个揉成期待中的模样,年幼的我们,总是成群结队的蹲在旁边,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的揪下一块,当作泡泡糖来嚼,虽只能吹出极小的泡泡,也不妨碍我们以此为乐。而大人们呢,也总是对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顾自己往下进行。待到面团一个个被丢进油锅又捞出后,我们便会从各个地方聚到一起,等待大人们为其裹上厚厚的白糖,企图从中分一杯羹(虽然几乎没有成功过),但这仍是我们最质朴的快乐。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的久远依旧清晰:蓼花---锦泰恒---暖暖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味道是最好的记忆,作为一个吃货,关于小时候的记忆自然而然充满了那些各种各样的美味小零食。在诏安,小零食不但种类花样...
    猫擦鼻涕阅读 1,429评论 0 50
  • 前言 学了第三单元的课文,同学们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也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是练习写说...
    刷圈圈阅读 1,128评论 0 1
  • 一、叶撘饼的故事 “每年快要过年的时候,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总会做点好吃的糕点,来祭拜先人,走访亲戚,和犒劳自己。...
    陈渊默阅读 5,764评论 5 2
  •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吃货。你品尝过怎样的美食,让你难忘?请以“舌尖上的情味”为题,写一篇微作文,300字左右。 代世平...
    简约语文阅读 4,653评论 2 9
  • 夜莺2517阅读 127,771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