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老朋友都知道,我有个要好的笔友。提前预告了好几天,小王回来,两家聚聚。这不,孩子回来第二天,午饭后,我想:今晚约吧?
沉不住一点儿气,躺下就两点钟了,怕朋友在午休,发个信息探探情况。咦,没人回?一定是睡着了,不急。
那,我可不趁机好好睡个午觉?根本不可能。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看看手机,好好的中午,被我整稀碎,楞是没睡着。
一直到三点多,朋友也没回信。不行,一定是睡着了,睡多了晚上咋整?把她呼起来。
果然,睡得迷迷瞪瞪,正盼着有人把她喊醒呢!一问,一家三口都在家没有安排,那么,约呀!地点,待定,容我定好酒店下通知。
可谁知道,节日的酒店一桌难求,怪我,太草率了。发动老王,俩人啥也不干就是打电话定位子,总算,找到一个离两家都不远的酒店,完美!约好时间,早去聊天呀!
和朋友家的聚会,过节真的是次要,主题有二:朋友家的姑娘研究生毕业,从吉隆坡回国,要给孩子郑重其事接个风;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朋友于上月办理了退休手续,可喜可贺。用我的话说:祝贺你,终于过上了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正是我日思夜想的日子呀。都是大喜事儿,难道,不得好好贺贺?
带着红酒,带着椰子水,带着给姑娘准备的一盒鸭货,还有为好朋友准备的退休礼物,聚会去!几乎同时,朋友一家三口准时到达,就是那慢性子的王叔叔,我们聊了半天了还不见他点完菜上来。我不禁发声:这王叔叔,不是自己下厨去做饭了吧?
事实证明,真不是,就是因为过节客人太多,太火爆了。一个服务员点几个房间的菜,能不慢?而且,点的菜品好多已经售罄,再而且,麻烦的菜式拒绝出品。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酒店的生意,只有过年过节才这么好吧?
菜上得还是很快,这点值得称赞,不愧是老店大店。来呀,共同举杯,两个议题,共同祝贺呗!欢迎姑娘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学成回来!祝贺老高,终于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果然,老王就说的我的原话)!
一通吃,一通聊。菜此起彼伏,整得挺丰盛。姑娘一个劲儿感叹:怎么还有菜?太多了。我说,一看就是亲叔叔呀,得正儿八经给你接接风。孩子,异国他乡,你辛苦啦!
可不是嘛,咱这姑娘,明显都累瘦了。一个原因是学业紧张,还有就是饮食差异,就根本吃不到祖国这么些好吃的。想想,就心疼。终于回家了,别减肥,想吃啥,通通安排,快报报菜名!
聊孩子的学业,不免唏嘘。谁说的,出国留学就是去镀金?明明是渡劫。克服语言和生活习惯种种障碍,争分夺秒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学业,可想而知孩子压力多大。想想那些不眠之夜,那些很多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的日子,感叹成绩的来之不易。这孩子要强,总要争先,对自己要求很苛刻。我经常说,咱家这俩娃,折中一下,该是多完美!
不不不,怎么又对孩子提要求?接受,接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俩娃?小王呀,不着急,按照你自己的节奏学习,我们也等你学业有成呢!
讲完学习,又聊他们一家三口的泰国游。由此我又回忆起我们的泰国和越南,诸多趣事,逗得那笑点低的姑娘呀,脸上肌肉都笑抽了。得,难怪孩子就喜欢听阿姨聊天呢!她常说,张阿姨是天生的段子手。
吃饱喝足,聊透了,赶紧挥手告别。吃得多,笑不停,恐怕今晚的睡眠受影响啦。更何况,你们娘俩,下午睡得太多啦!
于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