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9年高中毕业,已经快30年了,那么现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和30年前在内容上有多大变化呢?地球人都知道答案!可是,我们的孩子现在所处的环境和30年前却大为不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终端做到了人手一台或数台。而移动终端的使用让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变的非常低了。在30年前,如果要查找某方面的知识,那么去图书馆是最佳选择了,但其实去图书馆的成本还是蛮高的,不仅仅是花钱的问题,还有消耗的时间。现在除了搜索引擎,知乎、豆瓣、果壳、博客、微博、微信等知识分发平台已经内嵌到了我们生活中了。但是我们孩子学习的内容却没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我们所有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在学习着相同的课程,保持着同样的学习进度。再说的深入一些其实目前的教育模式是针对高考这个目标展开的,而环绕在高考目标周围的是教材。如下图所示:
由于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就被分为了两类:适应教材的和不适应教材的。有的学生能适应教材,分数能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因为某些知识点的障碍被加上了差生的标签;所有的学生被摁在同一个赛道上,目标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冲刺;在这种教育模式中人变的不重要,而学生制造的分数才是关键。大学在录取时,录取的实际是分数,而分数后面的那个人是张三还是王五其实不重要。
当孩子们结束学校的学习生活时,我想孩子们更多的学到的是如何制造分数、如何揣摩成人的意图,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除非你认为考试卷上的问题也算是问题!)追根溯源,社会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不是能考高分的学霸。因此,在上学期间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是重点,而不是知识的学习。那么知识不重要吗?其实也重要,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单纯的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知识是无用之学。
换一个角度,围绕教材展开的教育带来的结果就是受教育者的同质化,而同质化的教育适合于培养流水线上的工人,比如在富士康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随着机器人制造成本的下降和人工智能的崛起,流水线上的工人也在被机器逐渐替代。在未来的社会同质化的教育出来的受教育者,其生存适应能力会越来越低。与同质化教育相反的是差异化教育,差异化教育必定只能是围绕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兴趣、特长等能力而展开的教育。只有差异化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有竞争力的人。
我思考的基于未来的教育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图中,人变成了教育的核心,围绕每个个体的是需要具备的能力,在能力之外,是各类知识。
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我看来未来需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获取相应的知识以具备解决现实中问题的能力;
*协作能力:在未来,社会的分工会原来越细,强强联合成为未来的趋势,用自己长板与协作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将是未来的主要的工作模式;
*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未来协作的基础;
*独立思考: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造力:能将通过组合等方式创造出新的思维、新的产品等;
那么该如何培养能力呢?通过学习相应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关注的应该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如外语的学习,应该是看能否用外语完成阅读、日常的会话而不是考试的分数;历史的学习,应该是看通过学习能否发现人类发展的脉络,而不是记住哥伦布哪一年发现了新大陆。……
在上一篇分享中,我说了我不在乎的是孩子的考试分数,但我在乎的是孩子的能力的提升。比如孩子在读完一本书后能否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本书的脉络;孩子通过手工是否能独立解决在拼装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过英语学习,孩子是否能用英语进行表达,而不是他的词汇量;通过数学的学习,孩子能找到问题与已知条件中的关联,至于这道题是5分钟还是50分钟解出来的,关系不大。
以上是我对教育的一点点思考,其实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也许有一天,我会发现我之前所有的思考都是错的。但是没有关系,我想这大概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2017年2月11日于家中,顺祝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