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和家人朋友一起热闹出游比较多。而最近两三年,各种原因,不得不更多地去适应独处,常常是一个人出门,跟团游或者自己做攻略自由行。
这个清明小假期依然没有刻意去找“搭子”,这种事情随缘最好。看到朋友圈里导游发的出游景点信息,选择其一,带着目的,说走就走。早晨五点多,在几乎空荡的马路上骑着共享电动车,偶尔看见有几个清洁工在劳作,忽然感觉:有多久没有出来看看凌晨的街道了?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花香无不弥漫着初春的生机,昭示一段美好之旅的开启。来体育场对面路边等大巴车,有好几辆去西安的车,游客不少,差点上错了,仿佛又回到了儿子小时候,我们单位一大群人组织出去旅游的黄金岁月。
至今清晰地记得,三十岁那年的暑假,第一次独自带着不到五岁的儿子跟着同事们一起坐长途大巴车去旅顺、大连旅游——彼时的他,长得好小,瘦巴巴的胳膊、腿,细小的脖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不好好吃饭!老想吃虾条,愁的慌……好在仅有的营养大约都供给大脑啦,个小机灵、排队、抢位置窜得贼快!
娘俩都晕车很厉害,那个破旧的大巴车,车况不佳,当时的中国经济并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ing……道路颠簸,多处修路堵车,动辄停车,加剧了晕车的痛苦。我俩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随时晕吐,车辆的不时摇晃震动、频繁的刹车停车️,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车内却没有空调,仅仅靠排气扇和开窗通风……有过晕车经历的人都会懂得那种痛苦的感受。
好在,儿子虽小,耐受力还不错,同样和我怀揣着着一颗生性爱玩、奔赴远方的心,同样各自拿着袋子随时备着装呕吐物🤮,自己看着都恶心🤢谁也不嫌弃谁,谁也顾不上照顾谁。
肠胃空空,头晕脑胀,终于在深夜十点多到达目的地,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大巴车,按理说,应该及时安排吃饭、休息住宿吧?可是带队的导游十分肯定地说,有一个孩子的费用没交,让所有大小不一的娃们排队一个个落实清楚,方能办理入住。大人们都很愤怒,好歹先住下来,再慢慢查不行吗,人又跑不了!交涉未果,没想到排队的小朋友们——打打闹闹,没事人一样!
有时候真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忖度孩子,他们那么小,哪里懂得尊严、人权啊啥的,尽管坐了一天的车,有的也在车上打瞌睡了,娃娃们的精力恢复快,平常难得能有这么多同伴陪着。玩,才最重要。
不记得是否查出来没交费的孩子,只记得走进房间睡觉时已是深夜。儿子跟比他大几岁的小哥哥打闹时,发生了小冲突貌似被欺负,还和我挤在了一张床上,都没影响他迅速进入梦乡——我得钦佩五岁孩子皮实的复原力。
第二天游览景点,我俩全然忘记头天的晕吐🤮狼狈,快速启动看世界、赏风景模式,享受蔚蓝明净、高远辽阔的海天一色,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尤其是第一次来海边、精瘦矮小的儿子,两只小短腿比我跑得还快,一度紧紧抓住美女导游的手,一路跟着不丢,根本不去想妈妈在哪里,活脱脱一个“小花痴”。
没有刻意,非要记住什么,又确实是带着挥之不去的记忆,边走边唱,边玩边写,既珍惜当下,亦眷恋过去。
美好的,重现;不好的,忽略。
跟着感觉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