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的时候,带了一本据说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的书,美国作者尼尔·布朗与斯图尔特·基利合著的《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学会提问》。读完之后,果然,有很多的真知灼见。
正好,最近有一个创业的朋友在做一个纠结的决定:是否要和他的合伙人分手?他在请教我的时候,我就用这本书上的几条法则来提问,结果,让我的这位朋友茅塞顿开。我就结合这个案例讲一下我常用的几个提问技巧。
案 例
康利是大伟的一个好朋友推荐给他的职业投资人,两人初次见面,相谈甚欢,在公司O2O发展上有着共同的使命与愿景。几次深谈之后,大伟决定吸收康利成为自己的合作人,双方约定,康利负责资本市场的融资,公司的内部营运管理依然由大伟亲自掌管。
半年之后,大伟发现有两个高管相继离开,人事总监在与两位高管面谈后反馈的信息是:他们看不惯康利插手他们公司日常管理的做法。
现在大伟的纠结是:让康利离开,自己马上会失去一个不错的融资渠道;不让康利走人,后面的高管也相继离开将是公司无法承受的损失。
我在听完这个案例之后,就用了《学会提问》一书中的三个技巧:
1、拓宽思路,找到rival causes(替代原因)
我的提问是:你觉得高管离开除了合伙人插手的原因,还有什么其它可能的因素?这个问题让我的朋友陷入了沉思。在搜索可能的原因时,他的焦虑感似乎减缓了许多。我最后总结道:没事,你现在不必给我全部的思考可能性,你回去有空自己慢慢梳理。
这个寻找替代原因的提问,可以让人从聚焦的单一问题点中抽离出来,以一个更完整的思路去把握整个大局。
2、淘金式思维,screening reasoning,认真筛选获得的信息。
我的提问是:你是如何确认高管的离开就是合伙人的插手引起的?我的朋友脱口而出的回答是:人事总监告诉我的啊。我的朋友是个反应灵敏的人,这句话回答完,似乎就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就嘟囔了一句:莫非人事总监在搞事?
我的点评是:我不能帮你作这个判断,我提这个问题只是想提醒你,如果这是你得出结论的唯一信息源,你要再仔细甄别这条信息中的每一个细节。
与淘金式思维相反的是海绵式思维,对听到的信息全盘吸收。我们往往会对信任的人用海绵式思维来接收他们发布的信息,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的,理解这一点,你就不应该盲目接收所有的信息。
3、区分“事实”与“观点”,分清descriptive(陈述性)与prescriptive(规定性)之间的差别
我们的大脑常常被“该不该”的观点所绑架,而混淆了对“是不是”的事实性判断。合伙人“该不该插手”与“是不是已经插手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所以,我的提问是:有哪些证据证明了合伙人已经插手了?我的朋友在这个问题面前愣住了,思考了一会,说了这样一句:我得把这件事证实了才来向你讨教。
这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国人常常陷入的思维误区。我在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到“Principle”这个概念时,特意要花时间去纠正中文译版中把Steven Covey讲的Principle翻译成“原则”的错误。这本书里讲的Principle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而翻译成“原则”之后,就降格成“价值观”了。
原则是基于主观价值观构建的。你有你的原则,我有我的原则,但规律却不分你我。在一个把原则等同于规律的语境中长大的人,是特别需要有意识地去区分prescriptive(观点性描述)与descriptive(事实性描述)的区别的。
最后,摘引几位名人对这本书的书评作为结语:
“如果你不改变问问题的方式,你永远都不会成功。
——现代管理学之父 德鲁克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哈佛大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