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赌命天子
故事梗概:岳阳三人为践赌约,来到京师酒楼天外天。他们先后碰到了小贼狗二、当朝太子与太平王。太子约岳阳进宫,告之太平王欲谋反,截杀赶往边境会盟的皇帝。于是岳阳一路跟上,酒店中一救皇帝,又在“慈云寺”中击败玉面狐狸与宋蝶衣,二救皇帝,并赶上展云,击败易容成皇帝的楚无颜,而最终发现欲篡位者并非太平王而是太子。一行人赶回皇宫最终平息了太子叛乱。
本篇是系列作的第二篇,相比于第一篇本篇无论在人物塑造上,悬疑设置上,又或在叙事结构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相比第一部,主角岳阳有了更多的刻画与描写,他表现出了面对权贵时的傲气,面临危机时的机智,以天下为己任的侠气。
面对太子时:
岳阳截住他的话,道:“我知道你不是恶意害我,你是要试一试我的武功。”
少年一愕,道:“你知道?”
岳阳冷冷一笑,道:“我有很多朋友都是以这种方式和我认识的,我习惯了。”
少年脸上现出惑色:“可是。。。岳大侠却好像不愿交小生这个朋友。”
岳阳道:“不错!”
少年道:“为什么?”
岳阳沉声道:“因为我知道你不是要和我交朋友,你是要我为你做事。”
当明白事情有关社稷:
岳阳忽道:“皇上几时出宫的?”
太子道:“今晨卯时。”
岳阳皱眉沉吟片刻,忽然起身对太子道:“岳某叨扰殿下,这便告辞了。”
太子一惊,急道:“岳大侠,怎么.......”
岳阳微微一笑道:“岳某也急事在身,要远走边关一趟了。”
作为带悬疑推理特色的主角,他具有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
岳阳淡淡笑道:"皇上秘密地出了皇宫,离开了京城,能说与这件事毫无关联么?"
太子霍地挺起身,惊看着岳阳道:"你怎知父皇离开了京城?"
岳阳微笑道:"这种皇宫中的秘事,岳阳一介江湖浪子怎会得知?不过听殿下之音,好像我猜对了。"
太子道:"你猜的?"
岳阳道:"其实这件事很好猜,如果不是皇上离宫而去,殿下怎敢深夜召人进宫,而且传御膳房,做得毫不避讳?"
从敌人宋蝶衣口中还知道他的另一个行为习惯:
宋蝶衣又道:“再说,与岳阳一起是非常安全的,因为我听说岳阳从来不亲手杀人。”
这样一个形象,毫无疑问是源自古龙笔下的楚留香与陆小凤,同样的兵不血刃、同样的机智、同样的武艺高强。
说到模仿,本篇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受到古龙影响的地方,比如比上一篇更多的运用蒙太奇的镜头切换,俏皮的文字,以及如下这种有零有整的描述方式:
“我当然知道他是岳阳,我还知道你是'红衫飞燕',也知道这一位是'花神'林散花。”
李衣绯冷冷一笑,道:“你知道的果然不算太多。”
太平王爷道:“这还不算太多。我还知道三位是今日已时三刻进的城门。中午在'李记馒头店'喝了五斤老酒,吃了十七个馒头,午后李姑娘曾去'银城'赌坊试了试手气,赢了两万三千零五十四两,可转眼又输了更大一些的数目……”
李衣绯瞪圆了眼睛,对岳阳和林散花道:“这人是个王爷?还是个专干盯梢窥私的下五门小贼?”
这个中篇在整体情节的设置上,非常出彩。皇宫中遇到“老狐狸”伏击,寺庙中便有“玉面狐狸”勾引,寺外又有“无面狐狸”的易容伪装,最后还有“老狐狸”的再次返场,表演扮猪吃老虎,一个“狐狸”身份,将前后剧情的人物就巧妙的贯穿起来。
本篇中对于悬疑的设置和气氛的营造,也是非常成功的。一座“慈云禅寺”,诡异的“半边”僧人、神秘的女子声音,示警的白绫,劝告的人声,一下子就将诡异而紧张的气氛营造出来。从岳阳接到太子委托出京,到寺内的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作者不断的推出一个个的谜团,修正着读者原有的认知。太平王与太子的角色设定,也随着情节的推进,慢慢开始反转。而当故事顺理成章的推进到大结局部分,作者用心的设计了精巧的小反转,将故事的紧张节奏一直延续下去,让读者在持续的紧张好看的故事中,一路跟到了最后——这也是一篇好看的小说最重要的地方。
当然,掩卷回味,有些地方的情节其实不能尽如人意,破绽与瑕疵也在所难免。比如很多老套桥段的一再应用(像佯装中毒啊,还有酒店迷药啊——上一篇也用过);或者易容技术的反复应用(无面狐狸和李衣绯易容为皇帝,以假乱真);又或者有些不能自圆其说的推理逻辑——孟雄飞本身也是太子买通的刺客,为什么楚无颜又要杀了他?岳阳本不是局中人,太子设局谋杀皇帝,为什么要拉岳阳入局?(不单没好处,反而最终造成破坏)如果作者能再多思考一下,用更巧妙的方法加以解释(有些硬伤是不难修正的),那么本篇作品的水准,就能更上层楼了。